第117章 是谁的劫
姬彧顾不得母亲要罚言邱,立刻拉他起身说话。
“温家怎么回事?速速说来!”
言邱从未见过自家公子有如此激动不顾礼数的时候,连忙把从街上听到的事情细细说来。
“……温家定于后日午时斩首。乐安县主并不在行刑的范围内,外面都在传是她大义灭亲揭发温宏礼的恶行,才能免于一劫。就连宫里新晋的月才人,都被打入了冷宫。”
赵夫人听完来龙去脉竟有些脚软,后退了几步滑坐到圆桌旁的鼓凳上,长长叹了口气。
这婚事,危已。
虽说是大义灭亲,但姬家最忌讳的便是家族内部不合,更别说是为了大义讦举亲人。
哪个世家大族里没有见不得光的事情?
若人人都为了正义,哪里还有家族什么事,不如直接考取功名进入大理寺!
原本是萧雁笙一人对姬家有恩,在老家主因往来阙罗时,遭遇流沙,幸而被萧恨山与萧雁笙带兵巡视时所救。
自此两家才有了联络。
后来萧雁笙有身孕自越州归京,姬家便让她多去关照一番,久而久之二人便成了闺中密友。
那时萧家如日中天,温家也属后起之秀,姬家老家主和族长便同意定下了姬彧与温执素的婚事。
老家主看中了萧氏一族的前途无量,萧恨山的妻子也是燕州有名的富商崔家。
可谓是强强联合。
可如今……
“老家主如今已过世,二房定会拿此事来闹,让你不得与萧家、崔家有姻亲。”赵夫人说。
普通世家中,若大房从商经营,二三房子弟们便需要从政,已保家族兴旺,朝中有人撑腰。
可这一代的姬家二房,也就是二叔,偏偏觉得自己有经商之才。
因与家主一母所出,受老夫人的偏爱,便准许他自小跟着大哥一起经商。
虽是有些本事,但也并不打眼,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母亲,父亲会如何看此事?”姬彧皱着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他不敢想若是没有素素,他要如何在姬家活下去。
那是他自小唯一的光。
赵夫人长叹了一口气,答道:“……凶多吉少。”
姬彧顾不得许多,甚至拉着自己母亲的手,祈求道:“母亲,若有法子,还请娘告诉儿子!若我……若我继任家主……”
赵夫人立刻捂住姬彧的嘴,警告他:“你父亲还在,不可胡说!”
虽然这是一个法子,但,姬彧的父亲姬渊正值当年,掌家以来更是将姬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虽不说能更上一层楼,但能稳定守住眼前的家业并传承下去,就已是大功一件。
姬家是百年世家,自江阜丝绸纺织起家,早年间便是皇商垄断丝绸一行。再加上族内庶子与旁支入仕,形成商仕互养。
再加上近几代姬家有意做些名声,主动出钱修桥、治水和赈灾,获得诸多名望与朝廷的认可,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姬彧虽有经商之才,但想要在此之上做出些名堂以至于提前继任家主,实在是过于困难。
所以,在赵夫人眼里,此言行无异于咒他父亲早逝。
“母亲,儿子有法子……”
赵夫人不耐烦得打断了他:“你同我说这些无用,此事要看家主和族长的意思。二房若是把素素此事当做我们大房的把柄,你娘亲这些年好不容易将二房压住的局面,就会松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你父亲家主之位。”
“可姬家不是重诺吗?姬家不能拒婚!”言邱都忍不住为公子出主意,他知道公子有多喜欢乐安县主。
在公子小时候被父母严厉管束时,是乐安县主来府中玩耍让他度过了许多难捱的岁月。
当时,乐安县主送给公子一根攒心梅花络子,它现在还在公子的房中藏着。
赵夫人虽有不悦,也只当言邱是忠心为主,淡淡反问一句:“你真当他们拿此事毫无办法?”
若是铁了心地要退这门亲事,自是有无数办法逼得乐安县主主动反悔。
姬彧自然也听懂了赵夫人的言外之意。
“母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