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捉弄
建昭帝赫共有十二子九女,时人以为他对他的孩子们并没有特别的偏爱,一视同仁地给予每个孩子同等的关注与耐心,仿佛并不享受为人父母教养孩子的乐趣,只有他最亲近的那批老臣知晓皇帝也曾将他所有的精力与心血倾注到那个他最珍爱的孩子身上,他妹妹所留下的唯一骨血,会稽顾氏六公子。
他是皇帝亲自取的名字,是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孩子,比所有的皇子都和他更像------建昭帝尚是景王时曾领兵征讨鞑靼,依仗大秦火器设神机营(1)、创三段击(2),又训练精锐重骑屡屡撕开鞑靼防线。诸将知晓此策,竞相模仿也只得其形,只有这个为皇帝亲自教养的顾六公子能解其中深意,并青出于蓝,令自负韬略的皇帝亦叹方略自胜。
他十四岁从军,首战便斩捕敌虏过当,以战功封策阳侯:十五六岁的小将军,踏着一地的尸骸与残甲去追逐着远东的流寇,待卸去战甲跟舅舅闲话家常,却还是言笑晏晏的少年模样。
随太/祖起家的、如今亦为皇帝重用的关中勋贵子弟(3)没有谁不喜欢他,那样的鲜活与英气勃勃,又兼有锐不可当的才华,同少年时的皇帝一模一样。可皇帝是高悬天际的太阳,日复一日光彩耀眼,他却是天际的流星,横空出世后便在刹那间消殒尘土,而爱他的人还沉浸在他划出无与伦比的光彩中,得知死讯后少年的尸骨已被草草埋在千泉城外的青青草原,再也回不到长安。
他死时才十七岁,长安城中已经在筹备他与清河公主的婚礼,他却连尸骨都找不回来。皇帝悲痛得几欲疯狂,月不常膳,日数十哀,不多时便瘦削得不似人形,更令皇帝痛苦绝望不已的,是他的死在天意之外,更余人祸:他接到奏报,称云麾将军枉法结私,命人将他押解回京,云麾将军(4)以他有战事在身不从,钦差以为他欲潜逃,号令众将士拿下他与其亲兵,殊不知云麾将军的战事是要去驰援已经出城的顾煊前锋之部,后方混乱,他等不到驰援,最后为巴嘎赤那汗部数十倍于己的铁骑团团围住,和三千秦卒一同力战而死。
如若不是皇帝严令不惜代价将云麾将军押解,他本不该死的。偏生他恨不了奉命行事的钦差,也恨不了实则并未枉法、更一心想要驰援策阳侯的云麾将军。他只能将仇恨倾注到鞑靼蒙古上,蛰伏数年御驾亲征也要彻底击溃这心腹大患,可以为大仇得报,命运却给了他一个胜似玩笑的恩赐。
他们说,巴嘎赤那汗最后一位旭真就是小王子的生母,可怎么可能是他的阿煊?
,
顾煊的事除却裨将秦赫只告诉了施承毓,这个他一手提拔、信任至深的寒族将领,顾煊最初就是做他的副将。得知顾煊尚在人世,他惊喜之余亦连连追问他情况,秦赫凝望星野,却是问道:“你在边关长大,可曾听闻有男子生育之事?”
“鞑靼人是有的,他们将能够生育的男子奉为天神的恩赐,只能进献给可汗或者做别乞(5)侍奉天神,而这样的男子生下的孩子也可能拥有这样的血脉。”施承毓回答,想起秦赫说他是在王帐中发现顾煊,不由神色也犹疑踌躇,措辞许久,还是开口道,“陛下问这个,可是阿煊......”
“他父系母家同鞑靼人都毫无关系,绝不可能有这样的血统。”秦赫断然道,可否认了血统之故后他想起解开锁链后顾煊的身体,却又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把看守他的奴隶给朕带来,朕亲自审问。”
那两个奴隶被带上来时根本不敢直视秦赫的眼睛,秦赫命人解开他们的枷锁,又命令裨将抬上黄金:“朕并不喜爱杀戮,对满足朕疑问的人更加仁慈,回答朕的问题,你们将摆脱奴隶的身份,并且不必如你们的族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