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不饿死一人
此前,闽南被赵家把持,海运乱象频发,官场一片**,德丰帝已下旨将闽南官员来了个大清洗。
而今,从时间上推算,新任官员也才刚刚到任,地盘还没踩熟,不曾想就传回了一个惊天噩耗。
“闽南急报,闽南漳州府龙溪县、泉州府晋江县、兴化府莆田县三处堤坝,于本月初八夜因连日暴雨,相继溃决。这三处堤坝皆是赵家出资修建,距今不过半年!堤内竟以茅草、竹篾充填,桩基不过三尺,焉能不溃?”
“今三府灾民聚众哭诉于衙,官府虽开仓放粮,然死者未葬,生者无食,恐酿大变。伏乞陛下速遣钦差彻查,并拨赈灾银两,以安民心。”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惊雷,再次在朝堂炸开了,群臣激愤,对赵家声讨不绝。
德丰帝险些在堂上气晕过去。
想当初,萧晏临还拿赵家之事为自己邀功,挣名声,德丰帝还因此嘉奖了赵家一番,而今,当初的嘉奖全都化作了耳光,啪啪地打在德丰帝的脸上。
天灾可以恕,人祸不可饶。
萧晏临和赵家人皆已伏法,闽南官员也尽数收押候斩,当初和萧晏临一道前往闽南赈灾的兵部尚书卞志明汗流浃背,立马跪地请罪。
德丰帝镇纸狠狠砸下,顿时将他砸得头破血流,最后被拖下去,收押候审。
“皇上,当务之急,还是赈灾要紧。”
萧晏辞立马站出来,主动请缨,“父皇,儿臣愿前往闽南赈灾。”
德丰帝抚着心口,剧烈喘气,“准!”
谷栖山也随之出列,再次向德丰帝提出请求。
“皇上,微臣愿与太子殿下同往,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此前,谷栖山几次主动请缨,都被德丰帝拒了。
这一次,帝王待他,是否依旧态度不改?
片刻之后,上首终于传来了帝王威严的声音。
“准!”
谷栖山闻言,不禁暗松了口气,立马领旨谢恩。
德丰帝心想,这天下迟早要交到萧晏辞的手里,那就让他多培养自己的人吧。
谷栖山可用。
罢朝后,德丰帝把萧晏辞传到御前,认真叮嘱。
“太子,你此去,不仅是放粮、施药,更要安民。这是你身为太子所要经历的第一场考验,你定要好好办妥,莫要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片期望。”
萧晏辞恭敬叩首,“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萧晏辞匆忙回了东宫,向陆知苒告知此事。
陆知苒面色陡然一沉。
“赵家岂敢如此行事?”
萧晏辞神色冷然,“人命如草芥,在他们眼里,那些百姓不过是踏脚石罢了。”
陆知苒心头怒火难以平复,“他们就不怕事发之后,所有谋划功亏一篑吗?”
若现在萧晏临依旧稳稳地坐在皇位上,闽南堤坝决堤,难道赵家就能全身而退?
赵家既想为萧晏辞铺路,又不舍得出真金白银,简直令人不齿。
“若此时萧晏临还坐在皇位上,这个消息就不可能顺利传回京城,就算传回来了,也定然被歪曲了事实,赵家或许会伤到皮**,但绝不会伤筋动骨。这就是权势的力量。”
更何况,赵家做惯了投机取巧之事,对人命没有敬畏,他们大多会心存侥幸,即便知道堤坝会冲垮,也依旧这么做。
陆知苒心头有些沉甸甸的。
萧晏辞顾不上与她多说,“我要即刻准备出发,此次出门,只怕又要数月不得归,你在京中要照看好自己。”
陆知苒心头升起不舍,但面上半分不显。
“我这便为殿下准备出行物资。”
夫妻二人顾不上多说话,很快各自忙碌起来。
陆知苒去了商行,命谭旭文立马准备精米、糙米、干粮、避瘟丹和衣物等物资。
谭旭文有些为难,“太子妃,眼下咱们商行没有这般多物资,要筹备够您说的量,还得从江南调运。”
“那便调!从江南走水路前往。”
谭旭文便不再多说,立马领命去了。
萧晏辞当日便带着人和粮出发。
此事在百姓中传得沸沸扬扬,百姓的骂声不绝于耳。
只有老百姓才最能共情老百姓,天降横祸,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