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十四章
扶苏被吕不韦打了五个小手板。等到半天的学习结束后,他便委屈地冲到了正殿,扑到嬴政的怀里。
嬴政早就从蒙毅口中得知扶苏挨了罚,他是赞同吕不韦的做法的,但也不能让孩子伤心。
嬴政便佯装生气道:“寡人一会儿把吕不韦叫过来,狠狠地罚他一顿。”
原本还在委屈的扶苏连忙摇头:“不要不要,我知道吕相邦是为了我好。他打我,我也不会讨厌他,但我还是有点难过。”
扶苏长这么大,挨打的次数屈指可数。以前他在北宫和夏太后一起生活的时候,更是根本就没挨过一点点揍。就连去找弟弟妹妹们玩耍,也没有弟弟妹妹敢揍他。
扶苏越想越委屈:“我每天要做好多事情,要去检查造纸进度,还要看看淳于先生的书校对得怎么样了?可是吕相邦每天都给我留那么多的功课,我根本写不完嘛。”
紫苑端着一盆冰走进来,她将冰盆放在一边,想要替扶苏冰敷一下有些红肿的小手掌。
嬴政却对紫苑招了招手,“放寡人手边。”
“是。”紫苑把冰盆端到了嬴政手边。
嬴政拿起冰盆旁边的小锤子,仔细地凿下来两块碎冰。他捡起碎冰,用手帕包裹住,然后贴着扶苏的手掌慢慢打转儿。
嬴政一边给扶苏敷冰,一边说道:“寡人明年四月便要加冠亲政了,算算时间也不过就半年多。待寡人亲政以后,吕不韦便无法留在咸阳,所以他才着急给你授课。”
扶苏也不哼唧了,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阿父一定要赶走吕不韦吗?无论阿父如何选择,我都支持您。”
只是觉得有些可惜罢了,只要跟吕不韦学习过,就会知道吕不韦的博学。
吕不韦不是精通一家之言,他几乎对诸子学说都有所涉猎。仙使说,吕不韦这是属于杂家,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全信。这样才能够对各个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嬴政换了一块冰,道:“扶苏,你知道商君是怎么死的吗?”
关于商君之死,在秦国不是什么禁忌话题,但也很少有人主动去讲,更没有人主动教过扶苏。
可嬴政还是问了。因为他知道,扶苏偶尔会在梦中接受神灵的授课,应该会对这些事有所涉猎。
果然扶苏对这一段历史是了解过的,“因为他变法的时候,得罪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当年还是太子的惠文王。”
商君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他全身心都投入到变法之中。为了变法能顺利施行,他都没想过要和下一任秦王搞好关系。不但如此,他甚至还得罪了下一任秦王——惠文王。
“惠文王有一次触犯了新修的秦法,商君虽然没有直接惩罚惠文王,但是罚了惠文王的老师。等到惠文王继承秦君之位后,就对商君展开了清算,替自己和老师报仇。”
嬴政又问道:“这是世人的想法。你认为呢?”
扶苏犹豫一番,仙使在给他讲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让他自己思考商君为何会死。一直到今天,扶苏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扶苏看了一眼刘邦,便小心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我觉得惠文王不是单纯为了报仇,他应该是想收回自己的王权。”
嬴政的眉毛上挑了一下,他仔细端详着扶苏,他以为这孩子已经足够聪明,没想到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不愧是乃公教出来的小孩。”刘邦变成一束毛茸茸的烟花,砰的一下在空中炸开。
扶苏不好意思的抿了一下嘴,继续说道:“一方面惠文王要拉拢那些旧臣贵族,让这些人听服于他,于是就为他们解决掉他们厌恶的商君;另一方面惠文王也要收回商君的权力,要惩罚曾经越过王权的商君,才能震慑其他人。”
扶苏说着说着,便明白了嬴政的答案——吕不韦绝对不能留。
嬴政看孩子的手掌已经恢复了,便把碎冰都扔回了冰盆里,“当年惠文王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寡人今天的处境呢?”
嬴政自然是恨过吕不韦的,但这并不是一定要除掉吕不韦的主要原因。
就像当年的惠文王一样,嬴政要拉拢其他臣属,包括嬴秦宗室、楚人外戚,以及像王翦那样的老秦旧臣,而这些人的共同敌人就是吕不韦。
从庄襄王继任王位,一直到嬴政加冠亲政前,足足十一载的时间。这十一年来,吕不韦总揽秦国大权,把其他人压得抬不起头来。
宗室本就排外,如今被一个外来的吕不韦给压在头上十一年,早就与吕不韦不死不休。
至于楚人外戚和老秦旧臣,除了个别人之外,也是一直都难以出头。吕不韦在用人的时候,虽然也注意平衡势力,但主要用得人还是要求其有一定才能,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门客。
处置吕不韦,也是嬴政与他们的默契约定。
除此之外,吕不韦的权力是远胜于当年的商君的。当年惠文王把商君杀了,杀鸡儆猴,震慑其他胆敢伸手试探王权的不轨之人。
而如今,嬴政又何尝不需如此呢?
这两条原因,嬴政明白,吕不韦自己也明白。
所以吕不韦尝试自救,在最后一次自救被扶苏打断后,他便知道一切都回天乏术,也就认命躺平了。
嬴政接过紫苑递过来的手帕,他仔细将手擦干净:“扶苏。权力越大,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无论何时,你都要时刻记这句话。”
刘邦长吁短叹地摇头摆手,始皇帝你自己先记住吧,可别一统四海后就飘,最后断送了江山社稷。
扶苏却觉得这样挺不公平的,纵观历代秦相,无一不是为大秦呕心沥血,但能得到善终的却寥寥无几。怎么可以让功臣流血又流泪呢?
所以,当初就不该给这些秦相那么大的权力,大到已经盖过了王权。以至于最后为了巩固王权,又不得不对他们下手。
扶苏回想着刘邦说过的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大秦作出改变。
他不希望见到蒙毅或甘罗,日后也落得这样的下场。而且独相制确实对王权有很大威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