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12章
谷辛原以为,以贺师父那乱七八糟的摆放习惯,要找这铸造图纸定要费一番功夫。
可出乎意料的是,与外面散乱的箱子截然不同,箱内物品竟摆放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她一眼就瞧见了那卷被包得极好,连一丝褶皱都没有的图纸。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卷纸,里面共有五张图纸。
最上面的一张赫然画着流萤剑的等比缩小模型。每一笔勾勒都精细入微,每一部分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下面几张图纸则更加详尽,包括但不限于剑身各部分的材料配比、剑脊的精确厚度、刃口的打磨角度......
事无巨细,一一载明。
看到这精细堪称“零基础入门铸造指南”的设计图纸,谷辛才真实地感受到,她的师父曾经真的是个优秀炼器师。只可惜,如果不是没有炼器炉......
至于谷辛最关心的,关于流萤剑内的阵法,在最后两张图纸也有详细记载。
图纸上记载,流萤剑内共铭刻两大剑阵:
其一,为“风眼”处的‘基础疾风阵’。由聚灵符纹、轻身符纹与风行符纹交织而成,可引风元素之力,使剑速激增三倍。那日与薛展比试时,她误打误撞激发的正是此阵。
其二,则是剑脊处的‘重岳阵’。内含千钧符纹、破甲符纹与固形符纹。激活此剑阵后,剑身重量增加五倍并持续十息左右。可在破防时突然增重,增强劈砍力度。
在最后一张图纸右下角,谷辛注意到有一道与周围相比,成色更新的墨迹。她凑近查看,只见那段字写着:
流萤剑曾遭重创,经炼器师贺云奎采用金缮炼器法修补裂口。后世持剑者谨记:重岳阵日启不过三,免伤金缮裂痕。
难怪她总觉得流萤剑上那华贵的金纹与剑体本身清冷的风格不太搭配,原来是修补之痕。
重岳阵虽受金缮所限,每日最多只能催动三次,但谷辛仍觉得流萤剑内阵法设计极其巧妙。
原因在于,疾风阵主速度,重岳阵主力度,二者相辅相成,轻重缓急皆可持剑者随心转换。
谷辛当下就迫不及待地提剑走到庭院中,寻了块池畔的试剑石打算试剑。
她将灵力沿着剑脊的金丝纹路注入。甫一注入,流萤剑便青光骤亮,旋即浮现土黄山岳光纹,如地脉涌动。
谷辛凝神屏息,以五分力道施展“燕回旋”起手式,剑锋轻划——
“铿!”
试剑石表面竟留下三寸深的斩痕!
她惊讶地摸着毫无损伤的流萤剑,再看已经被砍出痕迹的试剑石,震惊于这重岳阵的威力远超预期。
看来这重岳阵会在驱动的时候让剑身的重量加倍,劈砍之力暴涨。这恰好弥补了她气力不足的缺陷。若之后再与疾风阵交替使用,刚柔并济,威力怕是更甚。
——若贺云奎在此,看到此情此景怕是也要微微惊讶。
他院里的这块试剑石虽非上品,却也并非轻易就可留下痕迹。而谷辛只用了五分力道就能做到,确实让人有些惊讶。
虽然这绝大部分是因为流萤剑威力较大。但谷辛仅是看了看图纸,便能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将重岳阵的精髓掌握七八分。
可能谷辛自己也没意识到,这段时日她对剑阵的驾驭已经越来越纯熟。
不过她此时的注意力倒不在那试剑石上,而是全部放在流萤的设计图纸上。毕竟重岳阵一日仅能催动三次,想要深究此阵玄机,只能从图纸入手。
虽说剑内的一些基础符纹之类她也能看懂甚至绘制出来。可要理解这些符纹之间如何叠加,如何配合却并非易事。
好在谷辛有符修的功底,不至于一头雾水。不得不说,炼器之道确实玄妙,谷辛一不小心就看得沉醉了进去。直到暮色渐沉,散学的钟声悠悠传来,才恍然意识到她已经在这坐了一下午。
谷辛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只能恋恋不舍,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好,原样放了回去。
之后几天,谷辛也常常趁着午膳时间和散学后,来剑庐研读铸造图纸。
贺师父忙到飞起,剑庐里经常见不到他人。好在那口存放图纸的藤箱钥匙已经暂时交给了她。
谷辛虽之前从未接触过炼器。但贺师父这剑庐里,旁的物件或许短缺,唯独炼器典籍堆积如山,足足摆满两面书架。
她一边研究流萤剑的图纸,一边翻看这些典籍,渐渐也摸出了些门道。
她发现炼器和她制作飞筐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道理:都是首先将符纹按照不同布置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形成“阵”,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然后,再将这个“阵”与不同的容器结合,就成为了灵器。
当然,真正的炼器可比她制作飞筐要复杂得多。
首先,符纹的本质就是按照划定的规则,引动天地间的灵气有序流动。体现在她的飞筐上就是消耗性的符纸。
而在真正炼器过程中则需要灵力代替符纸,以约束能量不散。这就要求器修必须对灵力流动和符纹刻画都极其精通。
其次,她的飞筐可以根据想要实现的功能,随意更换和叠加符纸。这种靠灵力驱动的物体顶多叫做“伪灵器”。
而炼器师在铸造灵器过程中,是依靠固定的材质与胚体构置来作为灵力的依托。因此灵器内部的阵法是固定的。这种的优点就是,器物本身更坚固,能承受更强的灵力。但也意味着缺点就是,已设置好的功能无法随意更改。所以炼器时,必须提前规划好所有符纹的组合方式,以确保每个符纹都能完美配合。
领悟到这个,谷辛突然闪现出一丝新的想法——既然炼器与制作飞筐本质相通,那为何不借此思路,来制作出她这两天一直在苦思冥想的符篆攻击类灵器!
其实她早就想好这种灵器的大概样子。她打算仿照民间爆竹,以燃灵丝为引,在竹筒内塞入压缩的爆炎符。一旦激发,符纸碎片便能喷射十丈,触物即爆。
可难点就在于,如何让这“爆竹”能反复使用,或者至少能连续使用几次,而不是爆一次还要装一次符纸。
毕竟对于符修而言,没有符篆等同于束手就擒。如果还需要现场画符或者装填,在临战时与等死无异。
就因为这个困顿,所以她才迟迟未能下笔绘制草图。
而今日她突然发现所谓炼器,本质上与飞筐是一个道理。一下子便让她的思路茅塞顿开!
谷辛飞快地抓起炭笔在草纸上疾书。既然原理相似,她何不另辟蹊径——
首先,用灼炎符局部烘烤容器内壁,代替炉火软化表面进行预处理。
接着,而后以银针蘸取赤铜粉手工刻印爆炎符纹,实现爆破的效果。
最后,用风息砂来填补刻痕缝隙,以仿炼器炉的固灵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器物表面进行改性,并没有对材料本身融熔重组,并且只印刻了爆炎符纹,并没有形成像流萤剑内的基础疾风针和重岳阵这样复杂嵌套的阵法,因此并不需要用到炼器炉。
她边在脑海中捋顺思路,边用炭笔在纸上画出图案,勾勒出符纹的走向。渐渐地,草纸上的线条渐渐成型。
虽然比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