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臣已有心仪之人
正值午后,日光斜洒,落在‘锦绣斋’精致的窗棂上,投下明媚的光晕。
沈知微正在三楼库房俯身为一件裙装打版。忽然,店外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马车声、衣袂摩挲声,门前隐约可见一列仪仗驻足。片刻后,门帘被人轻轻掀起,数名衣饰华贵的侍女先行入内,肃然而立,接着,一位端庄雍容的贵妇缓步而入,身后跟着数名随从,气度华贵而不失优雅。
沈知微听到动静后,从楼上疾走而下,只见来人头戴赤金步摇凤钗,耳垂缀着璎珞流苏,一袭孔雀蓝蹙金云纹斗篷衬得她肌肤愈发白皙。眉宇间自有一股凌然之态,却因嘴角一抹浅笑而平添几分亲和。
正是寿王妃。
沈知微提着裙裾疾步下楼,见那袭曳地斗篷正掠过湘妃竹帘。“娘娘凤驾亲临,小店蓬荜生辉。”沈知微欲行大礼,却被一双染着凤仙花汁的玉手托住。
寿王妃轻笑道:“沈娘子不必多礼。本宫今日路过,特意来看看贵店衣裳。你不必拘谨,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
她缓步走入,目光在铺子里轻轻一扫,似乎是随意打量。
沈知微忙与王妃介绍店铺的陈列、衣品及特色。
待看完一圈后,寿王妃落座于三楼雅间。有侍女燃起鎏金狻猊香炉,寿王妃端起奉上的茶盏,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如今满京城的贵女们都在穿你的大衣,沈娘子可得好好谢谢本宫这张‘招牌’。”
沈知微立刻笑着施礼道:“确实如娘娘所言,若没有您当日的风采示范,这件大衣如何能成京中风尚?小女确实应该好好谢过娘娘。”
王妃眼神微微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促狭,“那么沈娘子打算如何回报本宫?”王妃斜倚着青鸾引枕,目光扫过案上画稿突然凝住:"这百褶...可是取法敦煌飞天图的流云纹?"
沈知微微微一笑,示意伙计将一件精心准备的衣裙呈上。
侍女轻轻展开衣物,一袭改良版的“花苞裙”映入眼帘。裙身裁剪简约流畅,摒弃了传统的层叠襦裙,而是以贴合身形的剪裁展现线条美感。裙摆微微收束,如花苞初绽,素雅而不失端庄。
更妙的是,裙摆处的打褶设计极具层次感,既保留了唐装的雅致,又隐隐透出一丝异域风韵,有种独特的高冷文艺感。
寿王妃眸光微微一顿,显然被这独特的设计吸引住了。
她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拂过裙摆的褶皱,眼中浮现出一抹兴致:“这裙子……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沈知微从容道:“娘娘若是穿上此裙,定然冠绝长安。”
寿王妃微微点头,目光在花苞裙上流连,片刻后,微微点头:“本宫要了。”
侍女捧来缠枝牡丹漆盒时,王妃忽然执起沈知微的手:“对了,前几日三娘同我提起,你们‘锦绣斋’似乎有意举办一场什么…‘时装发布会’?”
沈知微郑重颔首:“正有此意。”
寿王妃饶有兴味地看着她:“且说说看。”
沈知微当即取出一摞设计稿,缓缓展开,一边呈给寿王妃过目,一边讲解:
“如今京中贵女们所穿衣饰,多循规蹈矩,虽华贵精致,却少了些新意。然则,儿曾在店中观察到,不少夫人娘子其实对新颖的款式颇感兴趣,只是碍于从未有人穿过,不敢贸然尝试。”
“所以,儿便想着,若能举办一场时装发布会,让贵妇娘子们亲眼见到真人穿上这些衣饰,或许更有代入感,能激发她们的兴趣。”
寿王妃闻言,眸色微微一深,轻轻颔首:“继续。”
沈知微微笑道:“届时,儿打算挑选多件春夏新装,既有华贵宫廷款,也有轻盈简约款,更有今日这类别具一格的新式裙装。邀请夫人娘子们前来,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真人服饰展示。”说罢,她呈上部分已完工的服装设计稿。
寿王妃闻言低头翻阅画稿,指尖轻敲桌面,若有所思。
忽然莞尔一笑,道:“既然如此,本宫便助你一臂之力。”
沈知微一怔:“娘娘的意思是?”
寿王妃抬手轻轻抚弄袖口,语气随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宫在曲江的别业倒还宽敞,风景也算不错。本宫正好要在府中举办一场迎春花会。届时,满园花开,佳丽如云,正适合展示衣饰之美。”
她挑眉看向沈知微,嘴角带笑:“沈娘子以为如何?”
沈知微眼前一亮,连忙起身施一大礼:“多谢王妃娘娘!”
寿王妃轻轻摆手,继续道:“至于模特,你便从本宫的侍女中挑选吧,个个身姿窈窕,仪态端庄,必能衬托你的新装。”
沈知微再次谢过,心中却已然掀起一阵微波——这场时装发布会,若有寿王妃的支持,定能掀起长安的时尚潮流!
------------
当沈知微与寿王妃在商谈‘时装发布会’细节之时,大明宫中圣人正在召见崔怀瑾。
含元殿内龙涎香雾缭绕,御案上错金博山炉吞吐着青烟。皇帝指尖摩挲着和田玉扳指,看着鎏金地衣上渐近的绯色身影,崔怀瑾迈步入殿,目光微垂,行礼道:“臣崔怀瑾,参见陛下。”
“平身。”皇帝的声音低沉,“若安可知户部银库现存几何?”
崔怀瑾低头垂眸,这不是他做为礼部侍郎该回答的问题,皇帝也不是真要他回答。
“去岁腊月结余三百二十七万贯,今春河工支用..."话音未落,皇帝将户部黄册掷于案上: “户部尚书于慎年迈体衰,朕连日令太医院正亲去诊治,说……即便能醒,恐怕也难以再掌户部。”
他说到此处,目光一顿,缓缓抬起眼眸,“户部不可一日无主,朕已决定,调你去户部,暂任左侍郎。”
崔怀瑾神色微动,拱手沉声道:“臣,领旨。”
“很好。”皇帝轻轻一笑,“户部事务繁杂,银钱调度尤为棘手,你去之后,务必尽快掌握要务,尤其是盐铁税帐…”皇帝说到此处不知想到何事,忽而缄默一瞬。
“江南道…江南道…”鎏金烛台爆出灯花,映得皇帝眸中暗流涌动:“江南节度使徐景山近日上表请辞,称年迈体衰,意欲归权于朝廷。”说罢,他将一奏折抛给崔怀瑾。
崔怀瑾目光扫过奏折末尾"老臣犬马齿衰"六字,沉声道:“臣以为,徐景山此举不过是借请辞之名,试探朝廷态度。”
皇帝轻轻叩着扶手,冷笑:“朕欲不允他请辞,温言抚慰之。不过,他既思虑甚重,朕也当为他分忧——朕看他那嫡子徐大郎,正该入京。”
崔怀瑾思索片刻,颔首道:“此次春闱,进士科二甲中含榜眼共有五人出自江南道,宣化有功。国子监从去岁冬便空缺司业一名,可授于徐大郎,既是恩典,亦便于朝廷教化。”
“甚好!”皇帝眯起眼睛,语气低沉:“去岁知贡举,你去过江南道,对那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