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网
《春风又绿,江南岸》

35. 香饵暗钩

堂檐下细雨绵绵,泥痕未干,空气中仍带着潮意。

瞿宝砚遣散了堂内官员,各归其职,又命人将院外百姓引入前堂。

村民们自打出生便只在远处望过这座州衙的朱漆大门,谁曾想有朝一日能踏进这片衙地。如今得以入内,一个个虽衣衫未整,却仍本能地压低了声气,东张西望间,神色皆透着拘谨与好奇。

好在堂中早已备下热水与干粮,有人送上一碗水,便小心捧在手心,如获重宝。众人得了歇脚之处,渐渐安定下来,依序坐在廊下,不再喧扰。

几张粗木长凳被衙役匆匆搬来,横列一排,雨声打在檐瓦,寂静中更显清冷肃穆。

瞿宝砚整了整衣襟,重新戴上乌纱,挽起袖口,示意几人入座。

为首的女人一身灰布衣裳,膀阔腰圆,脸庞红实,坐下时两手交叠在膝上,却一脸不怯。村里人都称她“张大姐”,她也确实当得一个“大”字,性子爽利,是个热心肠,在村里颇有威信,谁家有个难事,她总是出头出力,乡邻里上下皆服她一个“理字当先”。

她也是最先开口的,看着大家伙道:“大人肯听我们说话,真是再好不过了,那我们也就斗胆回话,一五一十把话都跟大人说清楚。”

瞿宝砚点头,问道:“方才你们在外面喊得‘双倍河税’是怎么一回事?”

张大姐清了清嗓子,往前挪了挪凳子,嗓音脆亮:“大人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这双倍河税,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那年渌江发水,冲了汀水那边一小段堤,说是要集银修堤,临时加了水利捐。我们也认了,乡里谁没两担水靠河过日子?可这一年拖到第二年,堤没见修完,税却翻了一番,说是‘加紧筹银、延年施工’。”

“可我们看着那堤,修得反倒还一年不如一年,石料一车车拉,半夜拉出去,天亮就见不着影。问管堤的役头,役头推给工司,工司说没收到银子。那银子去哪儿了?没人知道!”

她语气越发愤然,双手压着膝盖,重重一拍:“今年更过分!明明村里大伙都已经交了地税,里正却来催说,还得交一份‘河道安全费’,还贴了官票子,说是州里下的文书,要‘防未然之患’,这不就是原封不动地又收了一遍?我们问他们凭什么——说是‘上头意思’!”

她无奈托手拍道:“可我就问一句,这‘上头’,到底是哪个‘头’?”

廊下人听得一阵骚动,不少百姓低声应和。

张大姐喘了口气,又道:“大人,庄户人家一年就种那点地,春种秋收,我们是汗滴地里换几个铜板,如今一年下来,租是交了,税是交了,借了银子还不上,饭都吃不饱,还得卖田地。可卖的不是地,是我们的命呐!”

她抹了把脸,语气低了些,却愈发沉重:“我们不是不肯交税,只是,不知这税收去哪里,收到什么时候。若是正经事、明白账,我们勒紧裤腰也认了。可这两年,我们是越交越穷,越交越怕啊——”

她说到这儿,喉中哽住,转头望了一眼瞿宝砚,眼神又直又重:“大人,您要是信得过我们,就请替我们问个明白。别让我们一辈子都种地,到头来田不是自己的,连命也不是自己的。”

张大姐话音刚落,汪四子便咬了咬牙,也开了口。他才十几,瞧着黝黑的皮肤,也正是血气方刚年纪,声音字字带力,像是早憋了一肚子话,此刻一吐便止不住:

“我家五口人,爹娘身子都不好,弟弟才九岁,连字还不识。我姥姥,六十七了,以前冬天还坐得住炕头上缝衣裳。可今年开春也开始翻地,她就下了田,腿弯着,手撑着锄头,一锄一锄跟我娘换着歇。”

他低着头,像是不愿叫人看见眼里压着的火气,“我们家原有三亩水田,是我爹留下的,勉强糊口。可年年都有旱灾洪涝,又加了这乱七八糟的河税,一年比一年多——到了今年头,我们实在撑不住,想卖掉半亩地好歇口气。谁知道这时候,秦家的人来了,口气比衙门还硬,说那块地原是他们租给我们家的,要我们‘还地’。”

他说到这,猛地抬起头,眼中通红:“可我们种了几十年,哪一年不是我们家交的税?那地契上,分明写着是买断的!他们说是租子,就变成租子了?再问官里,人家说契文残缺,要我们自去论理——大人,我们,我们乡下人没有机会念书,哪识得几句官话?又哪说得过他们那些请来的牙人?”

他声音忽然高了几分:“他们仗着有钱有势,一开口就是‘谁敢拦我们?州里也管不着’,我们就得忍?就得卖命?”

说着说着,他站起身,双手紧握:“我不信天理全叫他们搬了去!今日既然大人愿听,我们便豁出去了。我家姥姥都敢下地干活,我汪四子也不怕给家里讨个公道。”

他这一番话,说得堂下不少百姓动容,不少老乡轻轻点头,有人叹气,更有几人红了眼眶。

堂中沉寂了片刻,只有雨后风声穿过屋檐,吹过堂口。

瞿宝砚缓缓开口:“秦家?”

她抬眼望向汪四子,又扫了张大姐与村正一眼,语气不动声色:“你们说的,可是在渌州开绸缎行的秦氏?”

村正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神色,拱手点头:“正是。大人既听过秦家,那想来也知这户人家,虽不是官宦出身,却早成了半个土皇帝。”

瞿宝砚没有回应,静静望着他,等他说下去。

村正见她愿意听,便慢慢挪动身子往前凑了些,语气压低,带着多年积压的沉重:“这秦家,表面是开绸缎铺子,叫个‘秦源堂’,在渌州有三处大铺,外人都道他们做的是南货生意。可真要说起来,秦家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可不是靠绸缎。”

他顿了一下,抬手一指院外:“您看这渌江两岸,从堤防修造到漕船码头,再到近两年收地改渠,哪一桩没他们插手?他们跟堤防役头、盐运牙行、还有库司的几个吏目都打得火热。”

“咱们老百姓不知道账怎么算,但知道人。凡是秦家看上的田,不管谁种着,年头年尾都得想法子卖出去,不卖,就等着堤漏水、地淹了,或者突有差役上门,说地契不明。往年里地契一查便能对上,现在却总说‘文书模糊、待议’。可一旦归入秦家手里,三天两头就能批下来,连田税都减一半。”

张大姐在旁冷哼:“这事谁都知道,就是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的科学时代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少女的野犬 庶女摆烂日常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非人类夫君 新搬来的邻居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港夜沉迷 星际第一动物园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园长!又来一批S级 任务又失败了 谁说我是明君!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