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谁与谁联手
他是拓跋圭。
魏国国主,拓跋圭。
……
“你不应该在这里才对。”
姚兴与拓跋圭各带数名随从向前赴会,姚兴当先开口,就是这样的一句。
拓跋圭的目光扫过了他的病容,“那我应该在哪儿?在平城重启登基典礼,宣告自己绝不向永安妥协?在这北方的土地上效仿永安,也启动一次遴选人才的科举,然后得到一群我不需要的帮手?又或者是和国中有所意动的那一批人一样,干脆带兵南下,向永安投降?”
“你只拥有这个群敌环伺的关中,尚且没有打算俯首投降,怎麽还对我的去处有这样一句评价呢?”
姚兴:“……有些话不说,没人当你是哑巴。”
他分析就分析吧,为什么非要说出这句“你只拥有这个群敌环伺的关中”。为了显示此时的会面,是拓跋圭稳稳占据了上风吗?
“你不能否认这一点。”拓跋圭的脸上满是风尘仆仆之色,语气里却满是迫人的笃定。
姚兴咬了咬牙,“如果你非要拿出这样的态度,咱们这结盟不谈也罢。”
“哈哈哈哈也对。”拓跋圭笑了笑,“就算没有我,你也杀得了吕绍。那凉国的**早年间做大秦天王鹰犬的时候,还当得起一句不世英杰,选择占据凉州的时间也恰到好处,但他自己称天王的时候,已是**之末、日薄西山,等到吕绍一死,**和凉国也必定是你秦王的囊中之物,我说得没错吧?”
“所以呢?”姚兴冷眼朝着后方的魏国士卒看去,向拓跋圭问道,“你越过子午岭,从平城杀向此地,先我一步杀死吕绍,是为了什么。”
拓跋圭答道:“为了向我魏国之中摇摆不定的人证明,我能杀得了吕绍,也能杀得了他们!甚至对他们动手还要更容易。也为了向你证明,当日的结盟失败不代表我们没有再度联手的机会,现在就是很好的时候。”
“很好的时候……”姚兴垂眸,恨恨出声,“也是濒临绝境的时候。”
他不怕将这话说出来,是在拓跋圭面前露怯!
因为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当这句话说出的时候,拓跋圭脸上显现出的是感同身受,而非可怜与同情!
“我敬佩永安的决断与眼界,敬佩她能从那个位置直抵帝位,但我依然不想承认,我会输给一个年纪不到我一半的人,我们这些被汉人称为羌胡的异族,明明是看到汉人王朝无
能,终于有了走入中原的机会,却只能变成她的垫脚石!”
“所以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肃清后方!”拓跋圭回得果断,“而我可以先助你一臂之力,否则我们的结盟也不过是随时可能破裂的东西。”
姚兴眼神一动,“你要与我联手攻破西凉、仇池等地……那麽你的后方呢?”
拓跋圭回答得从容:“我和你不一样。我魏国地界上有一批并不算好用,但比我还不想认命的人,他们以前一边向我投诚,一边在背后偷偷骂我是蛮夷,现在却不得不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倾尽家财也要赌我胜利。天幕说,柔然的杰出领袖社仑会攻破敕勒部,统一漠北草原,正式创建柔然汗国,但现在,他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姚兴即刻恍然:“像你上次派往关中的使者,就是这样的人。”
“是!”拓跋圭没有隐瞒的意思,也回答得斩钉截铁。
北方世家以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为代表,近来为他提供了一笔相当惊人的军资,也让拓跋圭忽然意识到,当永安举起屠刀向着江南的世家名门砍去的时候,她那边的收获又有多少。
真不怪永安想**啊,有些人只要稍微从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东西,就足以让人看到油水背后的那块肥肉。
但很可惜,他的情况和永安不同。
永安可以昭告天下,自己虽然出身世家却绝不和他们同流,可以将门阀子弟以谋逆罪名处死,用科举选**的贤才替代他们的位置,他却需要先对这些人表现出友好的态度,甚至对他们委以重任,将安定后方的使命交到他们的手里。
起码要在他赢下这场南北对峙后,再经过二十年的积累,他才有这个机会和对方撕破脸皮。
而现在,正如他向姚兴所告知的那样,他们是一群最好用,也最疯狂的工具。
“那麽……”姚兴的语气趋于冷酷,或者说是公事公办,“你与我联手,平定我的后方,你想得到什么?”
拓跋圭背着手望向了缓缓自山后升起的朝阳,沉声回道:“秦国本身,就是最好的回馈。不过你放心——”
他一听姚兴变得紊乱的呼吸,就意识到他在想些什么,立刻出言解释:“我不是要你直接向我投降,把秦国合并到魏国之中,这种事情我是很想要促成,但你不会同意,反而会让我们的结盟随时破裂。我远道而来,不是要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我是说当秦国本身像是这局棋盘上的破绽时也正是我们**的关键。”
姚兴:“……说来听听。”
“我这话说得不中听但你别急着否认。”拓跋圭道“恕我多嘴问一句秦国现在遭遇的敌人不只是仇池和凉国吧?”
姚兴犹豫了一瞬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对连蜀中的那个谯纵都敢领兵来犯。”
“这不就对了吗?”拓跋圭拊掌而问“那你说永安会不会放任这样的局面给你以逐个反击的机会让这个破绽还能有被填补的时候?”
“……不会。”
刘裕从函谷关方向发起的进攻充其量只能叫做虚晃一招属于永安真正的杀招必定还在后面!
被各方威逼的秦国与筛子无异
拓跋圭分析得很理智:“上一次我们选洛阳作为战场确实是失策了。洛阳百姓之心仍在南方我们两方还都是远道而来更比永安少了一份胆魄才最终是那样的结果但如果关中是这个扭转局面的枢纽是必要争夺的跳板也是必然要各方汇聚的战场你还会像先前一样输吗?”
姚兴的脸色变了又变。那个答案竟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却又掷地有声:“不会!”
他知道拓跋圭的意思了。
拓跋圭支持秦国可以不是为了得到秦国却是为了确保这块最好的战场、最好的诱饵没有被后方的种种**所蚕食。
联手肃清后方的情况下魏国的精兵也能以更好的方式在关中以北的地方待命随时向秦国境内发起支持。
可这也意味着……
拓跋圭看似说着什么没想让秦国变成自己的东西但只要姚兴首肯这个计划秦国的上方便悬着一把随时可以抽出的利刃也随时可以捅向他的腹心。
眼前的这位魏王拓跋圭明明比他还年轻不少但说出这种算计之辞真是比谁都要心态稳健!
“秦王怎麽看?”拓跋圭问道打断了姚兴的沉思。
他依然波澜不惊的神情像是一张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巨网死死地纠缠了上来。
“我其实只有两个选择。”
“一种就是我自己觉得仍在做出反击不想让人小觑可实际上的种种表现都不过是可笑的负隅顽抗!最终还是要因疆土单薄被永安席卷的大势吞没。”
“一种就是如你所说
,尝试一番置之死地而后生,让关中因你我联手,变成一个弱点,也变成一个陷阱!但我还得赌一把,你拓跋圭的良心,更要赌一赌,我秦国能不能保全一口气,从这对峙中活下来。”
姚兴闭目,只觉这开春的日光落在眼皮上,也终究不见多少暖意。
他深吸了一口气,答道:“我选第二种。我不想相信天命。”
拓跋圭拍了拍手:“很好,很明智的决定,现在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他瞥了眼远处一众凉国士卒的尸首,与姚兴交换了一个眼神。
“春耕之前,除掉一路威胁,夺来的宝马,我要七成。”
“好,”姚兴回道,“但我希望,这批军需好马,能让你的士卒对黄河沿岸严防死守,别再出现邺城被破的笑话!”
他终于看到,在拓跋圭一直平静的脸上出现了一道裂痕。
有一句话也被他丢了回来:“你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
拓跋圭可没忘记,他的堂弟拓跋仪还在永安的手里,出兵进攻邺城、让他遭到重创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
唯独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