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网
《穿书后反派女配不干了(种田)》

91. 第 91 章

刘江和冯平往云州去的时候,有一伙行脚商进了赵家村,在赵宗家落脚。

赵宗的小儿子四处奔告,谁家有麦想换银钱的,上他家去,一石半换一两银。

日常有小货郎来收货卖货就很稀奇了,如今有行脚商来收粮,听到消息的,不管有没有粮卖,都去凑热闹。

如今每家每户的地里产出已经超过了人口所需,家家户户都有富余的粮食,行脚商在别的村已经收了不少。

一个八尺来长的汉子,称了新麦,单手就提上驴车,“如今西北光景,胜过中原江南,一路行来,多听得说程娘子。不知是何等人物,能否有缘相会。”

围观的村人暗笑,“这位程娘子,我们都认得。你就没听得别村人讲她住在哪个村里?”

“因小的有心拜识,一路得蒙指点往此处来,却不知接下来该怎么走?”

村人十分殷勤,“你先把银钱结了,我们带你们去。”

交谈之中,这位行脚商自述姓林,等麦粮收毕,央村人给他引路,往程媺家这边来。

在转角处,遇上程娘子身边的镖师。他们早就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拦道:“干什么的?”

“程娘子家的!”村人大声喊道:“这伙行商人前来拜见程娘子,给他们行个方便!”

林商人上前一步拱手,“这位大哥,我等仰慕程娘子风仪,特来求见。”见他们望驴车,便说:“我等是甘肃一带的走商,这都是一路收的麦粮。”

这支商队只有十人左右,但因都是些汉子,驴车有四辆,范青松等不敢掉以轻心,将人拦在转角处,亲自查看驴车里的货物,又一一打量过这些行脚商人。

一人上前道:“这不就是范大哥么,是范大哥吗?”

又一人道:“程娘子的男人,是他没错。”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连范青松都震惊了,震惊过后不觉耳颊发热。

商队里两人认出范青松,林商人大喜,“这是找到了!”

范青松也觉得他们眼熟,但未有私交,可能连话都没讲过。

林商人说:“这是我的两个弟弟,年前来云州,被大雪困了两个月,后来又被抓到蒙国,承蒙程娘子照料,不仅没有受辱,还被赎了回来,我们此次就是上门来拜谢的。看见这几车粮食没,一点心意。”

范青松回个礼,“请当家的随我来。”

范青松将人带到屋前,从赵大田家拿出几条凳子,给商队的人泡了茶,请他们宽歇,这才带着林当家和他的两位弟弟来找程媺。

程媺已经得知,在堂屋与几人见面。

林当家将来意又说了一遍,语气真诚,“程娘子大恩,些少薄礼微物,不足挂齿。”

商人都有些门路,他们得知程娘子筹粮换人,又知恩图报,亲自买了粮来拜谢。四车粮食大约20石,林当家又奉上五百两银票。

程媺不敢接,“林当家言重了,人都是朝廷出粮赎的,我未出多少力,怎么能消受。”

“程娘子深藏功名。”林当家绽出微笑,声音不由得响亮起来,“我们一路行来,程娘子筹粮之事也听了几耳朵,程娘子为同胞奔走,筹粮几千石,这些债都要一力偿还,没有这样的道理。”

林当家一路收粮也收得辛苦,若是能用粮来拜谢自然最好,这不是收不到这么多么,家家户户虽然有富余,但愿意拿出来换银钱的毕竟太少,收了好些天也只能收这么一点,没办法,只能用银钱填补啦。

“程娘子收过了。”

推辞几番,程媺推辞不过,勉为其难收下。

然后问起林当家祖籍之地、粮食种收的情况,看似与林家三兄弟闲聊,程媺却获得了不少信息。

他们所在之地是山旱地,水资源短缺,又干旱少雨,环境严酷,广种薄收,亩产还赶不上这边的盐碱地,遇上大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得益于丝绸之路几百年的习性,有些胆子大的,都外出走商谋生了。

“荒什么也不能荒庄稼。”结合在现代时对该地农业的了解,程媺已心中有数,“我有些浅见,或许能对收成之事有些许帮助。”

林家三兄弟眼放异光,兴奋又期待,“还请程娘子不吝赐教。”

程媺指出他们家乡种粮的痛点:抗旱。先是与他们讲了她在此地改地增收的思路,“土壤可以改善,气候却非人力能干扰,只有在种子和耕作方式上下功夫。”

至于种子,随着这两年干旱越来越严重,此地麦粮的产量依旧年年攀高,说明此地的麦种已经十分“耐渴”,他们应该试着把这边节水的麦种拉回去种。

而耕作方式,后世农业部门研究出的全膜双垄沟播就是非常新型有效的技术。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风蚀水蚀,集流微小降雨,增加地表温度,提高废水利用率。

林家三兄弟意动,又恐自己操作起来不得法,又喜又愁。

“程娘子要是能往陇中走一趟该多好!”

程媺悠悠道:“若是几位不赶时间,在此地多住几日,正好我有一块地要种,用此法耕作也合适,正好观摩。”

林当家起身拜道:“自是极好!”

筹粮换人之事程媺没指望会有人记她的恩情,林家兄弟是有心人,一路辗转而来,既然收了五百两,程媺就想让他们不虚此行。

此时该种的地都种得差不多了,要专门再找一块地来教给他们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找徐秀英商量之后,打算在宋庄那边扒拉一块地出来。

林家商队于是住到宋庄那边去,育苗基地的房子最近没啥苗要育,刚好可以收拾几间给他们住。

此时最头疼的问题摆在眼前,没有塑料膜,地膜用什么代替。

与塑料膜功能最相近的就是油纸,但是如果想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这个技术,油纸显然不可行,无端增加了成本。

只能用秸秆了。

简单点的直接铺秸秆,讲究的编起来如席盖,更技术一点,剁碎后加入面糊,蒸煮之后磨浆,然后抄纸即可,工序繁琐了点,但是它的优点比直接铺草席秸秆更明显不过,不会带有虫卵病害,不会导致农作物烧根,时间长了还能自行降解。

程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的科学时代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少女的野犬 庶女摆烂日常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非人类夫君 新搬来的邻居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港夜沉迷 星际第一动物园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园长!又来一批S级 任务又失败了 谁说我是明君!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