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
生着病还能这么折腾,柳晏都不得不佩服贾珍的身体。
这孽障就是来讨债的,柳晏当时生贾珍的时候,也伤了身体,过了好多年才恢复。
贾珍五岁时,柳晏又怀了一胎,四个多月的时候掉了。
后来就一直没能有孕,直到四十岁的时候,突然又有了。
当时她和贾敬大喜过望,贾敬坚信这孩子就是来拯救宁府的。
结果她生下个女儿,柳晏虽然很快就咽了气,没能见着贾敬,但也能想象他有多失望。
如果是前世,哦……现在应该是前前世,前前世的自己大概也会失望,但在现代生活了二十多年,柳晏的观念早就变了。
一想到惜春,柳晏心里就难受,贾珍对这个妹妹也是不闻不问,把她扔在荣国府就不管了,让小姑娘听了那么多风言风语。
惜春的身份不比元春差,但她的处境却比迎春、探春这样的庶女更艰难。
假设在惜春谈婚论嫁的时候宁荣二府还没被抄家,惜春未必能寻到比孙绍祖更好的丈夫。
毕竟宁府的荒唐,连柳湘莲都知道,京中的权贵们谁家不知道?
惜春作为宁国府的姑娘,在他们眼中又能干净到哪儿去?
惜春努力和宁国府划清界限,怕被连累。可这在贾府内部有用,在谈婚论嫁的时候都是徒劳。
赵妈妈只见太太闻言垂眸半晌不语,就又小心翼翼道:“那夏蝉也是个不老实的。”
太太拿大爷没办法,只能拿和大爷身边的狐媚子出气。这也是后宅夫人们正常的思路。
柳晏回神,“今儿张道士在前院开坛做法,给珍哥儿驱邪,这些日子珍哥就住前面了,只让小厮去伺候。”
赵妈妈有些担心,“可大爷病得厉害,小厮粗心大意的,未必能照顾的好。”
男主人平日住前院可以,但生着病,一般还是习惯在后院调养。
柳晏道:“不行,我怕西院不干净,还是住在前面安全。”她顿了顿又道:“你趁着这段日子去问问,西院里还有哪些丫鬟是没被大爷糟蹋过的,回头报给我。”
赵妈妈心说那可不多了,不过看样子太太是想整顿西院,她很高兴,连忙答应一声。
二人正说话,外面响起小孩子奶呼呼的声音:“祖母……”
赵妈妈听见就笑弯了眉眼,“是蓉哥儿来了。”
太太听到大孙子的声音,脸上却没什么笑意,反倒轻轻叹了口气。赵妈妈心中猜测,或许是惦记着珍哥儿,没心思逗孙子。
很快,蜜桔打起帘子,一个穿着素色衣服的小孩摇摇晃晃走进来,口中不停喊着“祖母……抱抱……”
柳晏见到贾蓉心情很复杂,一时间找不回前世见到孙儿的那种慈爱。
贾蓉见祖母没有对自己笑,疑惑地歪歪脑袋。直接手脚并用,往柳晏身上爬。
柳晏这才托着腋下把贾蓉抱起来,放到炕上。
这时,蓉哥儿的奶娘进来,给柳晏行过礼后就笑着说:“蓉哥儿一直闹着要来太太屋里玩儿呢。”
“我这几日病着,少让蓉哥儿过来,以免染了病气。”柳晏道。
贾蓉的奶娘有些纳闷,这话之前老爷就吩咐过,让贾蓉不要经常到正房来打扰太太休息,也容易过了病气。
但太太不以为然,她说蓉哥儿小小年纪没了娘,若再见不着祖母,也太可怜了。还是每天都让蓉哥儿到正屋玩耍。
伺候蓉哥儿的奶娘们也乐得如此,她们巴不得小主子得太太喜欢,最好日后都留在正院养着。
这样她们这些伺候蓉哥儿的人也就不怕被大爷惦记上了,大爷胆子再大,也不好在正院里动手动脚。
奶娘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生怕太太下一句话就是让蓉哥儿回西院去。
旁边趴在炕上的蓉哥儿听不懂,但能感受到祖母对自己有些冷淡,于是小嘴巴一瘪,就哼唧起来。
柳晏烦躁的皱眉,“快把他抱下去哄哄。”
奶娘只好来抱蓉哥儿,赵妈妈见柳晏头疼地揉揉额角,就扶着她躺下。
“你去吧,”柳晏对赵妈妈道:“替我盯着剩下那些女人,若有人想往前院献殷勤,立刻报给我。”
赵妈妈应声退了下去。蜜桔和甜杏进来,服侍柳晏喝药。
“太太若是担心蓉哥儿在屋里没趣,不如让他往隔壁去,与那边的大姑娘玩儿。”
柳晏瞪她一眼,“蓉哥儿重孝在身,怎好往别人家去,冲撞了人家咱们担待得起吗?”
蜜桔心说从前又不是没去过,但太太大概真觉得大奶奶的怨气未散,今日格外讲究这个。只好垂首道:“是奴婢糊涂了。”
甜杏想了想提议道:“三房的蔷哥儿比咱们蓉哥儿小三个月,弟兄俩应是可以玩到一处的。”
贾蔷是宁国府正支玄孙,其祖父母早逝,没留下什么家产,其父母如今在后廊上有个院子。
贾蔷的母亲冯氏,是神武将军冯唐的远房堂妹,当时也是冯家太太跟柳晏牵线说媒,两家才结了亲。
《红楼梦》里贾蔷父母早亡,跟着贾珍过活,后来府里有了风言风语,贾珍才让贾蔷另立门户。
关于风言风语的猜测也各不相同,有人说贾珍和贾蔷不清不楚,有人说贾蔷可能是贾珍和族兄媳妇的私生子,还有人说是贾蔷和秦可卿有首尾。
柳晏前前世没听到过什么风声,贾蔷的父亲贾璘身体一直不好,柳晏可怜冯氏既要照顾丈夫,又要带孩子,就经常接济她。冯氏拿不出回礼,但每次收到东西,都会抱着贾蔷到府里来跟她道谢。
贾珍那时候就提出让贾蔷住在府里,既能和贾蓉作伴,又能让冯氏少操些心。
当时柳晏还挺高兴,心想不靠谱的儿子终于干了件人事儿。
但现在想来……
贾蔷虽不大可能是贾珍的私生子,但贾珍很有可能对冯氏有点意思。
柳晏脑袋嗡嗡的。
她忙道:“别让她来,听说蔷哥儿他爹这几日身体不好,冯氏要照顾丈夫,哪儿有空带孩子进来。说起这个,取一只上好的人参给他们家送去。”
贾璘那小伙子除了病弱了些,人品还不错,也曾想过读书科举,还来跟贾敬请教过文章。
如果能救他一命,贾蔷也就不至于依靠贾珍了。
这时候宁荣二府还没败落到书中那种程度,好人参还是有的。
只是现在府里有两个病人,管库房的人就有点不舍,但太太吩咐的,他们也只能挑了一只完好新鲜的给贾璘家送去。
甜杏安排完送人参的事儿回上房回话,到了门口,廊下侍立的丫鬟就给她使眼色:“老爷回来了。”
甜杏想着这不是什么要紧事,等会去回话也行,便站到廊下。
蜜桔就凑过来和她嘀咕:“太太终于还是妥协了,老爷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刚进屋时面上都带着笑。”
老爷平日可不是什么爱笑的人,整日板着个脸,面对珍大爷和蓉哥儿都淡淡的,只有太太能哄着他说笑。
之前二人因为老爷喜欢修道的事儿闹得不愉快,如今太太想通了,老爷自然高兴。
蜜桔和甜杏都是府里的家生子,被挑来正院伺候时,带她们的大丫鬟就说了,老爷太太感情好,他们别想着攀高枝,惹老爷不高兴,一家子都要倒霉。
因此正院的丫鬟们从来没别的心思,伺候好两位主子就行了。见两位主子高兴,她俩也松口气。
屋内,柳晏躺在炕上,半阖着眼睛。
贾敬坐在炕沿,给她讲张道士开坛做法的过程,语气里掩不住的赞叹和向往。
柳晏忍不住掀开眼皮看了他一眼,“今儿我说的话算数,你要是想去道观修行,我不拦着。”
贾敬想到去道观清修的日子,向往之情更甚。但垂眸看到面色苍白形容消瘦的妻子,他赶紧把这念头压下去。“别说这话,你在一日,我就在家一日。等哪天你狠心离我而去,这家里我呆着也就没意思了。”
柳晏:“……”
柳晏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当然不是被感动的。
她随手抄起旁边的软枕去砸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