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张小白老师
“韩主任,摸底成绩出来了?”
“噢,张总,这批新学员的底子都不差,比上一届强。”
枯燥的八月要忙的事情还是有的,比较琐碎,像军训、集训、排课等等,都要提前做得规规整整。
这些东西存档之后,就属于内部材料,是可以拿来出书卖钱的。
张大安今年就不用再自己做摸底讲义规范,都是各科教练组自己依葫芦画瓢,其中语文组因为最先摸底,所以内部出分也是最快的。
一大早韩铁拐就在办公室里组织阅卷,流水线一样的效率,像赵一万和钱小双,就是主抓古文赏析还有阅读理解,作文比较特殊,并不固定主题,由新学员自由发挥。
也就是新学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不规定字数,写到哪儿是哪儿,甚至写三行八个字都行。
在“张安教育”内部,行文只强调强化学员的技术水平,那自然是需要一点点“对症下药”的。
找到学员写作风格、内容上的“甜点区”,那就可以在一年时间内,让他写出最满意的一到几篇范文。
背下来,记住,然后就能在考试中随便发挥。
语文作文这六十分,保底拿走五十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对教练员们的工作强度也会大大降低。
虽说对学员将来的舞文弄墨发展有所伤害,但是……有几个人在一生当中跟舞文弄墨打交道呢?
应付应付就得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这句话背后的本质,那还是为了考试。
在“张安教育”这里,张大安还是会人模狗样地跟媒体、同行、管理部门、家长等等等等,大谈特谈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毕竟穿上“袈裟”了嘛,不能动不动就讲什么“我也不装了”,得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
别人骂自己是大魔头,怕什么?
哥们儿手里也有降魔杵嘞,还是金的。
最新一期的“状元说”,张大安依然暴论频出,各路专家在跟他隔空骂战。
但张大安的策略就很简单,别人骂我,我就骂大城市。
尤其是张大安也确实挺损的,对喷骂战的时候,他掏钱让燕赵还有齐鲁两省的媒体,直接去京郊学校拍摄采访,问就是“状元说”委托取材。
把京城卫视整不会了。
原因就在于京城卫视的教育频道,这阵子找来了俩教授三专家,反复阴阳张大安,什么“有些地方在乱来”,什么“对号召充耳不闻,继续大搞应试”……
这些,都是正面战场。
除此之外,就是关于“状元不去高等学府深造,是浪费自己的才华,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总之就是有极个别的高考状元,背叛了社会,是蛀虫,是渣滓。
都是狠活儿啊!
张大安也是不慌,尽管上面还派人过来问问怎么个事儿,甚至一度还打算是不是看在舆情的份上,就稍微控制一下,比如说停办啥的。
这事儿张大安当时就拍手称赞、大力拥护,他上午发的《新东圩港中学停办整改通知》,下午就有人打电话过来,说这事儿还在讨论还在商议,你咋先给自己三刀六洞的呢?
下不为例嗷。
魔幻吗?
当然不。
只是单纯张大安这边的学员们,不是家里有一个神通广大的老爷爷,就是老奶奶。
他现在根本不愁少收了三五斗,因为两个状元,而且还是文理双状元,光靠“张安健康”就能日进斗金。
更别说还有“张安传媒”,他天天去“状元说”上狗叫,光一个讨论度,就足够让他混得有滋有味。
“张安教育”存不存在,这时候已经不重要。
甚至新东圩港中学就算停办,反手改造成“小状元QQ糖”的包装大楼,那是个事儿吗?
这种隔空斗法,本来就是要看决心。
省里一看小伙子活儿不错,当时就跟京城卫视魔法对轰上了,千言万语一句话:你在狗叫什么?!
大家都是高考改革,都要为高考自主命题做准备,凭什么就我江口省跟个“国家级先进内卷示范区”似的?
在这一点上,省里各地市十分难得地团结在了一起,地方力量偶尔也是会抱团的嘛。
于是本来低调宣传的本届新东圩港中学高考成绩,在各种地方力量的推动下,直接闹得全国皆知。
张大安去华南华西华中找媒体打广告,那是需要很大诚意的。
但省里跟兄弟单位找个人情,那不就是稍微意思意思?
当然也有沟通,也不能说是沟通,算是个承诺。
第一,不首先使用挖人战术;第二,不跨省办学抢夺生源;第三……
第三后面随便排,无非就是大家一起携手共进,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主要是添砖,砖头满天飞,砸得鸡飞狗跳。
外面各种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张叔叔这种摆烂不想努力的,也都慌了神,唯恐自己那个逆天侄儿是不是要沉船翻车了。
结果来“视察”一下新东圩港中学的开学工作,发现一切都是井井有条,还是那么的安定祥和。
自己的贤侄儿依然专心投入到了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去,他一会儿让小狗转圈,一会儿让小狗蹦跶,教学的成果十分显著。
“立正!”
“汪!”
“欢迎各位家长莅临指导!”
“汪汪汪汪汪……”
“同学们好!”
“汪汪汪!”
……
看到这一幕,张叔叔顿时一脸欣喜,“这狗子不错啊,这么灵光的?”
“我花重金聘请过来的,你以为。”
“取名了没有啊?”
“叫张正西,阿叔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你个细猢狲想吃耳刮子了。”
“哈哈哈哈哈哈……”
最终狗子不叫张正西,没有加上辈。
狗子之后还是有了一个名字,叫“张小白”,不过已经开始集训的学员们,更喜欢喊它一声“保健室的白老师”。
得亏“张小白”是一只公狗,不然张大安都不敢想多年以后这帮学员会怎么回忆曾经保健室的“白老师”。
至于为什么“张小白”这只**不叫“张小黑”,那是因为定做狗牌的时候,施叶露这个小保姆一紧张嘴瓢了。
小保姆虽然不机灵,但总算狗子机灵,问题不大,它知道是喊它。
因为还是狗崽,张大安在马洲分校和本部往来的时候,也会带着它,这狗子倒也不怕陌生环境,警觉归警觉,可观察气氛的本事不小,就像是能闻出来学校的味儿一样,在两边校区都很受欢迎。
差点儿就英年早秃。
没办法,国产青少年自古以来就自带撸狗基因,“张小白”每天站岗就被摸一下狗头,这细狗的换毛期还没到,已经隐约有了老年期的痕迹。
军训加集训结束之后,会有开学三天假,也是陪读家长们最唠叨的三天,少不了各种叮嘱,各种提醒,但没有给压力,不会动不动扯什么家里掏了几万块钱费了多大劲才来这里。
类似的家校沟通,“张安教育”会有非常正式的《告家长书》,里面罗列了大量类似的家长和子女沟通场景。
效果不能说百分之一百,但肯定有。
也不是没有无理闹三分的父母,张大安也不废话,两个选择,一,道歉;二,拿钱把人领走。
目前所有掏了钱的都没有赌气把孩子领走。
人的名树的影,张大安现在的名气,放眼全国不一定多炸裂,但在省内已经没有同行可以跟他竞争。
能把高复班做成千万级的,就他一家,而且还不是靠推广发传单或者拉人头,纯粹是硬实力打出来的千万级营收。
做成过亿规模的,也还是只有“张安教育”。
江宁那边甚至专门派了产业发展调查小组过来,询问有没有谋求上市的想法。
如果有的话,专业团队会配合。
张大安无所叼谓,但沙洲这边不情愿,直接挡了下来。
上半年其实市里也在琢磨推动“张安教育”上市,跟隔壁暨阳市还取经了,再加上本身就运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