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谨防有诈!
第262章谨防有诈……!
“就算是遭遇苏族骑兵的增援,我的独立骑兵旅,也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取得胜利!”
幽马的信心,来源于骑兵旅强大的武器装备,以及手下士兵强大的战斗力。
阿祖当然对自己麾下的骑兵,同样有信心。
但是,他仍然做了万全的安排:“爱伦,以美利坚西部司令部的名义,给西北司令部和西南司令部下达命令。”
爱伦·坡赶紧拿起纸笔记录。
阿祖沉声道:“命令,西北和西南两司令部,集合所有的骑兵、游骑兵部队,要求他们在1853年3月底之前,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美利坚在整个西部,驻扎的所有军队数量,也不足三万人。
为了尽可能控制广袤的西部,西北和西南两个司令部,都拥有一支为数不少的骑兵部队。
这两个司令部加在一起,骑兵也有七千之数。
再加上加州的独立骑兵旅,骑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二千人。
虽然美利坚的骑兵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加州的骑兵旅,但和印第安人对上,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集合这一万二千人的骑兵部队,不说横扫整个西部,但对上任何一个印第安部落,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几乎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爱伦·坡记下了阿祖的命令,继续问道:“BOSS,还有其他命令吗?”
阿祖沉吟道:“下达命令给各州,让他们准备好充足的物资补给,各州的国**卫队和民兵,也务必在三月底之前,做好作战准备。”
“或许不需要这些国**卫队和民兵上战场冲杀,但需要他们运送后勤补给。”
之所以选择在三月底之后,因为从十一月到来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既是西部的冬季,也是雨季。
在这个阴冷潮湿的季节,明显不适合作战,尤其是骑兵部队的长途奔袭。
阿祖继续道:“尤其是怀俄明,这是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斗的地区。所以,务必要求怀俄明,提前准备好一切粮草物资。”
“如果到时候在粮草物资上出了问题,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明白了,BOSS!”记录好命令的爱伦·坡,答道。
阿祖又转头看着幽马,道:“到三月底,我们的独立骑兵旅,就能够完成扩编和训练。”
“但就算如此,我们也绝对不能轻敌。”
“幽马、爱伦、罗伯特·李上校、石达开和冯子材,你们负责带领参谋团,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确保这一仗,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遵命……!”
收到任务的几人,几乎同时起身应道。
阿祖跟着又道:“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好的!”
“不管打还是不打,这一仗的目的,是要在所有西部印第安部落当中,树立起我们加州的绝对威信。”
“如果自己的拳头不够硬,我们说的话,没人会听。”
“不管是对印第安人还是别的什么对手,单单的胡萝卜是不够的,只有再加上大棒,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阿祖话音一转:“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条件的印第安部落,我们的承诺也一定要落实到位。”
“这个事情,就交给爱伦你们政务厅去落实。”
“没有问题,BOSS!”爱伦·坡应了下来。
……
交代完印第安人的事情,阿祖话音一转。
“加勒比海上的科隆港,原本在巴拿马战争之后被严重破坏。”
“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大力修缮之后,科隆已经完全恢复了一个重要港口的全部功能。”
阿祖沉吟道:“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科隆港部署一支舰队!”
他一开口,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等待吩咐。
阿祖继续道:“这支舰队的作用,一是剿灭加勒比海域的海盗,保卫重要的海上航线。”
“二是将来南北军双方开战,在大西洋上有一支属于我们的海上力量,是非常有必要。在关键时候,说不定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是我们和欧洲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无论是**贸易,还是普通商品贸易,欧洲既是我们重要的货物来源地,也是我们重要的销售市场。”
阿祖又道:“在去年,我们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商品,包括青霉素和**在内,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亿五千万美元……琼斯那小子,在欧洲干得不错!”
“欧洲对于我们来说,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想要保护我们在欧洲的利益,在大西洋上拥有一支舰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同时,华美航运公司,也要在科隆港设立分公司,将一部分商船,长期部署在那里,主要跑东部和欧洲航线……!”
众人一听,不由得面面相觑。
老板的眼光已经如此长远了吗?现在就已经准备把手,伸到遥远的欧洲去了?
阿祖继续道:“所以,我们驻扎在科隆港的这支舰队,必须兼顾多方面的任务,规模还不能太小。”
“我建议,由两艘广州级装甲巡洋舰,率领六艘装甲护卫舰,以及十艘左右的近海炮舰,组成我们海警部队的大西洋分舰队,尽快前往科隆港,并长期驻扎!”
现在海警舰队中,一共拥有四艘快速蒸汽装甲巡洋舰,分别是首舰“广州号”,以及“桂林号”、“福州号”和“杭州号”。
然后是十六艘一千五百吨级的快速蒸汽装甲护卫舰,首舰“台山号”,因此被命名为台山级。
最多的还是五百吨级的近海快速炮舰,数量多达二十多艘。首舰“番禺号”,因此被命名为番禺级。
海警舰队司令,维克沉声道:“BOSS,这差不多,就是我们海警舰队一半的实力……!”
“是的……!”阿祖点头道:“在近期,我们在太平洋方向上,几乎不可能有对手,更不可能有大的危机。”
“反而是在大西洋方向上,我们面对的局势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测。”
“所以这支舰队的规模不能小,否则无法彰显我们的实力,保护我们的大西洋利益。”
阿祖沉吟道:“而且,我预计,今年之内,我会再次前往欧洲一行……!”
“又去欧洲……?”
“是的!”阿祖点头道:“关于收购阿拉斯加的事情,根据我的判断,必须由我亲自前往沙俄,前往圣彼得堡,和那位沙皇尼古拉一世,亲自谈判……!”
“去年四月,我们提出收购阿拉斯加,这已经过去了**个月的时间,那位沙皇应该已经收到我们的收购邀约。”
“以目前的欧洲形势,奉行领土扩张主义和帝国沙文主义的沙俄,和英法土奥等国的矛盾,已经基本公开化。”
“沙俄面对英法土奥等国的共同施压,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正是因为如此,远离沙俄、却紧邻英吉利加拿大殖民地的阿拉斯加,就显得岌岌可危了。”
“因此,我判断,那位沙皇陛下,会答应我们收购阿拉斯加的邀约。但会邀请我,亲自前往圣彼得堡谈判。”
“为了拿下阿拉斯加,同时也是为了拓展沙俄这个大客户,我今年大概率,必须亲自前往圣彼得堡。”
说到这里,阿祖不由得微微一笑:“说不定,沙俄又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大客户……!”
原本的历史上,在今年十月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之后,欧洲爆发的最大规模国际战争。
英法土以及撒丁王国,总共派出了一百多万士兵,而沙皇俄国,也投入了近百万大军。
双方血战两年多时间,总共填进去了超过百万的年轻生命,最后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此战之后,沙皇俄国失去了历年来逐步侵吞的大片他国领土,在东欧方向上,结结实实碰得头破血流。
而正因为如此,沙俄将侵略的目光投向了远东,投向了中国。
在此战结束之后不到三年时间,沙俄就趁第二次鸦P战争的时机,以武力逼迫满清,先后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借机鲸吞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
……
而这一次,阿祖决定支持沙俄,让这个对土地贪婪无比的国度,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和英法等国大打特打,打出脑浆子,无暇将目光,投向东方。
就算沙俄帝国将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在几年之后,阿祖也有办法、有实力,摧毁他们一切贪婪的企图。
——
年初这一次重要会议之后,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到了1853年4月,在阿祖这个美利坚西部司令部司令的调遣和部署下,完成扩编和训练之后的加州国**卫队独立骑兵旅,在幽马、巨石等人的统帅之下,自三藩市出发,发起对怀俄明、对夏延族印第安人的远征。
这是一支五千多人的庞大骑兵部队,包括了足足四千名骑兵,以及一千人多人的炮兵和辎重部队。
从三藩市到怀俄明,直线距离超过了七百英里,而实际跋涉的距离,超则过了一千英里。
在这个没有公路、没有铁路的时代,要从陆路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异常艰苦的远征。
因此,这支部队每人平均配备达到了五匹马!
这两万多匹马,其中有一万匹战马,以及超过一万五千匹的驮马。以及,多达数百辆的辎重马车。
同时,阿祖沿途还安排了各州政府的后勤补给,一路上都会有各州的民兵、国**卫队陆陆续续加入。
而这些民兵和国**卫队,主要就是负责这支部队的后勤补给。
与此同时,分属于美利坚西南司令部、西部司令部的另外两支骑兵部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拔。
这两个司令部下属的骑兵部队,各有三四千人,同样也配备了大量的后勤辎重人员。
三支骑兵部队,如同三支利剑一般,直插千里之外的怀俄明!
……
经过这段时间,和整个西部各个印第安部落的不断接触,西部此起彼伏的印第安烽火,大有渐渐平息的趋向。
但是,以苏族、阿帕奇、科曼奇和夏延族为首的几个大部族,完全不接受阿祖的优厚招安条件,对西部各个城镇的侵袭,仍然绵延不绝。
胡萝卜的政策对他们不管用,那阿祖也不介意挥舞起大棒!
通过此战,他要给所有西部的印第安部落,立威!
……
1853年5月,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漫长跋涉,幽马和巨石这对兄妹率领的独立骑兵旅,终于进入了怀俄明境内。
一旦进入怀俄明,独立骑兵旅没有等待另外两支骑兵部队,而是立刻提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夏延族的部落驻地。
人口近万人的夏延部,分成了若干个小部落,最主要的部落领地,恰恰就是煤矿资源最丰富的粉河盆地。
以独立骑兵旅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夏延族的各个小部落,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独立骑兵旅一路横扫,短短十余天之间,几乎就彻底扫平了夏延族!
残余的夏延部,仓皇无比的,向东退入了位于南达科他的苏族领地。
这里,是所有北美印第安部落中,最强大的苏族所占据的核心领地。
作为苏族的盟友,残余的夏延族,在退入南达科他的同时,理所当然的向苏族求援。
得知盟友夏延族被袭击的消息,苏族也很快组织起一支近万人的强大印第安军队。
与此同时,西南和西北司令部的两支骑兵部队,也一前一后赶到怀俄明,和独立骑兵旅会师。
三支骑兵部队加在一起,骑兵也已经超过万人,以及多达五千人的后勤辎重部队。
加上沿途汇入的民兵、国**卫队,这一支部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人左右。
苏族加上败退的夏延族,骑兵人数也超过了万人!
最终,这两支骑兵军,在苏族圣山——黑山西麓的大平原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骑兵大决战!
……
1853年5月21日。
天刚蒙蒙亮,薄薄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
连续多日不曾卸甲、满脸风霜的幽马,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骑在马背上的幽马,对着身侧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