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不光儿孙满堂,桃李也要满天下了
宋远廷想了陈院首来此的各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这老头是来请他做老师的。
宋远廷有些犹豫,倒不是做不了,只是有些不想做。
眼下这惬意的日子多舒服啊,干嘛去做老师自讨苦吃。
老话都说了,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
当老师?他得多想不开啊。
宋远廷嘴唇微动,那句“院首厚爱,远廷才疏学浅,恐难胜任”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可陈院首却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语气越发恳切:“青云书院乃是临县文脉所系。
大郎几个天资纵横,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然璞玉亦需良工琢磨。书院几位经学夫子,治学虽严,于诗词一道却……”
陈院首顿了顿,含蓄地一叹,“难免失之板正,恐扼杀了孩子们的灵性。
何况书院之中还有不少有天赋的孩子,若是能得远廷点拨,或许未来就不一样了。”
宋远廷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这话像根小针,轻轻刺了他一下。
在此之前,宋远廷从未想过对自家以外的孩子们负责过。
毕竟他一朝穿越,就只想苟着,只要能把自家日子过好,其他什么似乎都没什么所谓。
但今日陈院首的话却好像把宋远廷的无所谓撕开了一道小小的口子。
秋闱诗会,宋远廷见过那些孩子。他们并非皆无灵性,只是缺了引路人罢了。
若是自己能够成为这个引路人,或许未来也能培养出属于大渝的诗仙诗圣呢。
宋远廷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在下最后的决心,半晌,他终于沉声开口:
“承蒙院首不弃,为了孩子们,也为了书院这份心意,远廷……愿尽绵薄之力。”
陈院首大喜,连叫了三个“好”字。
他放下茶杯与严夫子对视一眼,二人心照不宣地绽开笑容,宋远廷这块宝,到底是被他们捡着了。
踏入青云书院执教的日子,比宋远廷预想中更快到来,也更……热闹。
还未入学院前,宋远廷便得了一个“商贾夫子”的名头。
这名头学子们虽不敢明面议论,背地里却是早就传开了。
一届商人,进入书院做夫子,这事本就匪夷所思。莫说是在临县,便是整个大渝都从未见过。
对于青云书院和整个临县来说,“商贾夫子”本就是一记惊雷。
只是不知炸开的到底是好还是坏。
开课当日,陈院首特意为宋远廷选的那间“涵远斋”被围得水泄不通。
好奇者有,观望者有,仰慕者有,但更多的,却是审视与质疑。
宋家有四子,个个是冠绝临县的诗才,这一点青云书院的众人都是认可的。
可儿子有诗才,不代表老子也有。
大郎几人诗会作诗皆为宋远廷所授的事情,青云书院便只有院首和严夫子知道。
这事陈院首明令四兄弟不可说与外人。
只因秋闱诗会原则上都需自己作诗,即便不是当场即兴,也要保证是自己原创。
虽说宋远廷与大郎几人是嫡亲夫子,但此事若是被有心人知道,怕会影响了四子的前程。
关于此事,宋远廷是坚决支持院首的。秋闱诗会的事情,就只能是个秘密,永远烂在几人的肚子里。
不过瞒下此事却给宋远廷这个“商贾夫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学生不信服,老师就不好干这件事宋远廷还是知道的。
这事现代如此,古代也一样。为了让书院的学子能够信任,宋远廷觉得自己怕还得费上一番功夫。
宋远廷定了定神,努力回忆着自己老师的风采,清了清嗓子:
“诸位学子,今日我们……”
“宋夫子!”宋远廷话音未落,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便突兀地打断了他。
前排一个穿着绸衫、面色倨傲的少年站了起来,宋远廷认得他,是县里绸缎庄刘掌柜的儿子刘文彦。
“学生听闻,夫子是院首亲自请入书院的。但请恕学生直言。
夫子的四位公子是诗才,却不代表夫子也有诗才。若您想要服众,还需拿出些本事来才行。”
刘文彦语速很快,带着一种刻意的为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