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庖丁解牛
“太子。”皇帝笑了声,“你的题海战术倒真给朕淘出几颗金子来。”
盛闻连忙口称不敢。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皇帝重新面向荀莲,“兵部于火器营试过轮班制,工匠却说换岗如换刀,费时费力?”
“庄子中曾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荀莲抬头,“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而庖丁已然十九年不曾更换过厨刀,这是他技艺纯熟的缘故。”
“片刀刀身薄,重量轻刀身利,斩骨刀专门用来切断排骨。”
“工匠所言‘换岗如换刀’,恰似初学解牛者见骨而惧。”
“待熟稔如庖丁目无全牛,自会知轮岗非换刀,而是让刀刃各归其用。”
皇帝睨了盛闻一眼,再教你的人整日和菜刀为伍,朕就把你塞进御膳房。
盛闻吐了吐舌头,表示无辜。
“可有过实践?”皇帝问。
“草民家中…”荀莲偷偷看了盛闻一眼,“在云来有几间铺面,因此见到了殿下名下的商铺是如何制作点心的。”
“工人站在原地不用移动,全靠机括带动材料移动。”荀莲小声道,“揉面团的人只需要揉面团,印花纹的只需要印花纹,刷油的刷油,烤制的烤制。”
“殿下的点心铺子所售卖的点心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能一直保持一致,故而…能日进斗金。”
好小子,你敢偷窥孤的商业机密。盛闻不得不站出来道,“回父皇,确有此事。”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皇帝皱眉,既然那么能赚,为何不早告诉他能用在火器制作上?
“太子?”皇帝问,“如此这般,产量能提高多少?”
“儿臣并未计算过。”盛闻忙道,“这法子是儿臣从一个叫亨利福特的西洋商人那里学来的,名曰流水线。”
“据他的实验计算,可将装配机括的时间从六个半时辰降至一个半时辰。”
机括,嗯,汽车怎么不是一种机括呢?
皇帝浅浅地抽了口冷气,“…此事再议。”
这狗儿子就是不打不行!皇帝恨恨地想,朕非得抽一天时间压着他把所有东西都吐出来不可。
流水线的出现极大的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饱受诟病。
盛闻抿唇,他这次还真不是故意藏私,虽说皇帝说他有一百个胆子,但他也不敢把流水线作业用到制造火器上去啊。
盛闻感到一种没来由的恐慌。
恐怕…他要凭一己之力,将热武器时代提前三百年开启了。
父子俩知道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皇帝踱步至左首第四位举子面前,那人正咬着笔杆盯着“火器国有”一题发怔。
皇帝:“抬起头来。”
举子慌忙叩首,皇帝问道。
“回、回陛下,臣姓陆,名鸿渐。”举子声音发颤,“祖籍苏州府……”
“苏州,好地方。”皇帝的目光扫过其卷子上的字迹,“为何说火器需士族监造?”
“因、因士族知礼义,可防工匠谋逆……”
皇帝不语,甩袖走向后排,在一个布衣举子面前驻足。
陆鸿渐浑身一颤,跌坐在地,显然是答案未切中圣心,又要再等一个三年了。
皇帝拾起这人的试卷,此人卷面整洁,“火器国有”一题旁画了些齿轮草图。
“草民姓张,名守拙,陕西汉中人。”举子一礼。
图文并茂,不必说,定是那逆子教的。皇帝端详片刻,这样倒是比密密麻麻写了一大页的文字简明易懂,或可推广。
“汉中?”皇帝抚掌,“朕记得那里出铁矿,你可曾见过矿洞?”
“陛下,汉中铁矿多为露天矿脉。”臣曾见矿工用‘火爆法’开山,先以柴火烧岩,再泼冷水,岩石便如酥酪般裂开。”
张守拙抬头道,“这与火器炸山同理,火器国有,亦可用于开山破路。”
这法子在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亦用过。
“为何在‘防工匠藏私’题下留白?”皇帝指着张守拙卷子第三题追问道。
“回陛下。”举子挺直脊背,“市舶司抽税乃户部职掌,草民不知其中关节,不敢妄言。”
“好个‘不知关节’!倒是比那些满嘴跑火车的猾吏强万倍。”皇帝大笑,“不知道还能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太子,你教得好学生。”
“传旨,”皇帝最后扫过满殿举子,他点出几个人名,“…着革去功名,交大理寺严查。”
——
卢彦蹲在尚滋味后厨,看新上任的面点娘子揉面。
案板上摆着新制的“和面机”,面点娘子在旁边摇动着一根包着棉麻的滚轴,面团便会在竹屉里自动翻滚。
“卢公子这是做甚?”娘子开口问道,“怎么最近日日都往云来街来?”
卢彦摆手不答,他看向后厨墙上挂着副“劫富济贫”的牌匾,只觉得还是不要问为好。
“卢公子,您要的桑椹蛋糕好了。”小厮捧来一只漆盒,白生生的蛋糕上涂了紫色果酱,看起来令人食指大动。
卢彦接过道了谢,揣着个小本本从尚滋味的后厨走出来。
尚滋味是太子名下的点心铺子之一,从前的招牌桔红酥每天限量,一天就卖几十盒,如今一日能做好几百盒。
没了桔红酥,倒也不是没有其他招牌了。
每个月都换着花样来,这些日子卖青团,过些日子改卖桑椹制成的蛋糕,只卖一季,过了日子就没有,生意依旧很好。
据说现在两个掌厨的娘子从前还是土匪出身呢。卢彦一乐,现在真是编故事都不打草稿了。
“卢公子?”
“宁公子。”卢彦抬眼,见是宁直连忙打了招呼,两人分别见礼,“宁公子怎么有空过来?”
“荀莲得了状元,我受殿下之命,给他带几份点心。”
“我刚出来,可需要推荐?”卢彦忙道,他和荀莲也算有几日同窗之情,正巧走动走动。
“不必。”宁直道,“殿下吩咐,给他买五十份糍粑。”
糍粑?为何是糍粑?卢彦奇道,“怎的没听见风声?旁的状元郎这时候可该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