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招魂
“什么?”杨氏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道:“昭昭,这种事不兴开玩笑。”
“您知道的,我从不拿这种事开玩笑。”
崔昭摸出一张定魂符贴到崔钰的额头上,双手环臂,老神在在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不错不错,很有潜质。”
“什么潜质?”杨氏好奇发问。
崔昭唇角一勾,难得俏皮,笑道:“做僵尸啊!要是嘴唇和眼圈再黑点就更像了。”
杨氏:......
杨氏没见过僵尸,听了崔昭的描述不由自主地代入小儿子的脸在脑海中想象一番,呃,也不是很可怕,勉强能接受吧!
然而转念一想,她又觉得不吉利,忙呸呸两声,嗔怪地瞪崔昭一眼,没好气道:“你这孩子,钰儿好好的莫要乱说,太不吉利了。”
“嗯,娘放心,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什么影响都不会有,更谈不上不吉利。”
崔昭皮够了才收敛心神,将崔钰脑门上的符纸撕掉,重新贴到他的胸膛上,一边和杨氏解释道:“此符名为定魂,有安魂固魂之效,小弟受到惊吓丢了一魂,其他魂魄也不太稳定,很有可能会乱跑。”
“您命人盯住了,没有我的允许千万不能撕下来,不然小弟的魂魄找回一个又跑一个,醒来也是个小傻子,白瞎。”
“这么严重啊?”杨氏倒吸一口凉气。
崔昭颔首,不放心又交代了两句:“我到事发地转一圈,今晚我们暂歇在村子里,等小弟的魂魄全部归位再回侯府。”
“你要出去找钰儿的魂魄?”杨氏问道。
“嗯,不过白日里魂魄会本能地躲藏起来,不一定能找到,正事估计得晚上才能办。”
崔昭一心解决问题,没空同杨氏解释太多,说完这一句,她便抬脚往门口走了。
杨氏急急叮嘱道:“你自己小心一点,超出能力范围莫要逞强,大不了让你爹去请别的大师,咱们家好好的公子,总不会真让他变成一个傻子。”
“嗯,放心。”
崔昭言简意赅地回答,眨眼间,人已经没了影。
她在门口和护卫打听出事的位置,独自出村到江边看一看。
冬日的江风冰冷刺骨,崔昭边走边裹紧身上的灰袄子,隔着老远就能看见一群身着官差服饰的人忙忙碌碌,将出事地包围起来,那架势八成不会允许任何人进入。
崔昭只在外围闲逛,凑近些才看清领头官员的样貌,嗬,还是个“老熟人”,京兆府尹许均许大人。
她就近扯住一名官差询问里面的情况,官差本不想理会,抬眼却见是个年轻漂亮的小道姑,迟疑片刻后,他还是简单提点两句,劝她赶紧离开。
人家是好意,崔昭不能不识好歹,便点头道谢,视线迅速扫过不远处的江面,在官差的注视下转身往村子走,先回崔钰养病的农家小院再说。
“如何,看见钰儿的魂魄了吗?哎哟,还真被你说中了。”
“钰儿醒来呆呆愣愣,跟他说话也不懂回答,反应极慢,连娘都不会叫了。”
“唉!这孩子本来就不如你和泫儿聪明,这下子更傻了,都没自理能力咯。”
杨氏愁容满面,好不容易将女儿盼回来,当即忍不住好一通吐槽。
崔昭闻言心下好笑,宽慰她道:“没看见,估计他找阴暗地藏起来了,晚上我设个法坛将他召回,您不必太忧心。”
“当娘的,哪能不忧心自己的孩子?唉,你瞧瞧他现在的模样,就差流口水了。”
杨氏话落,坐在床榻上的崔钰突然有了反应,他转头看向母女俩,裂开一口大白牙,嘿嘿傻笑,嘴里念叨着:“玩,嘿嘿,好玩。”
口水顺着他的嘴角滑落,杨氏目瞪口呆,讷讷道:“得,流口水这一步也完成了,真成一个小傻子了。”
事发有些凑巧,崔昭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您放心好了,今晚定然还您一个正常的小儿子。”
母女俩有一句没一句的胡扯,气氛正好时,崔昭的肚子突然发出咕咕叫声,她才想起自己没吃午饭,饿着肚子奔波。
杨氏一听那还得了?
立马吩咐婆子去煮点吃的,食材找老百姓买,怎么方便怎么来,速度要快。
有亲娘的操持,两刻钟后,崔昭吃上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内心无比满足。
杨氏安安静静坐在旁边看女儿吃东西,见她进食速度飞快,十几口扫光一大碗面,连汤汁都不放过,心中更是认定她从前过的都是苦日子,顿时心疼又自责。
“你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
“吃饱了吗?没吃饱就让黄嬷嬷再去煮一碗。”
杨氏絮絮叨叨,心里已暗暗盘算好了,等事了回侯府,就偷偷给女儿多补贴一点银钱,让她外出也不必扣扣搜搜,敞开肚皮吃点好的。
崔昭还不知杨氏心中所想,吃饱喝足开始办正事。
孩子年纪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吓掉魂是常有之事。
崔昭在广陵城时,师父和师兄经常受百姓的邀请下山帮忙招生魂,她自己也招过两回,方法并不算难。
她命人准备七盏灯,一根红线,蜡烛若干,七盏灯按六合之法布局,红线相连,外圈用蜡烛围成八卦图,又与杨氏详细解说喊魂的注意事项。
杨氏向来体面,听说需要自己亲自出去喊,心里多少有些不太情愿。
“昭昭,还有没有更体面的法子?娘是平阳侯府主母,出门在外端的是侯府的脸面,这一路喊回来,也太……”
她有些说不下去了,为难地看着崔昭。
崔昭明白她的意思,幽幽问道:“脸面重要还是儿子重要?”
杨氏一噎,不情不愿地应道:“好吧!你说怎么做,娘就怎么做。”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听完崔昭的叮嘱便找个角落给自己做心里建设了。
一切准备就绪,静待黑夜降临。
跟来伺候的下人从未见过这等场面,私底下都议论开了,又是香烛又是摆阵设坛,一个个探头探脑,都想看看屋子里的热闹。
黄嬷嬷见状摆出侯府掌事嬷嬷的派头,将人狠狠训斥一顿,又委婉打发了别家前来探听消息的下人。
夜幕缓缓而来,崔昭沉着脸将蜡烛一根根点燃,门口两侧插上香烛。
杨氏则按照女儿的叮嘱领着几个丫鬟婆子出门了。
她手持引魂香,肩披崔钰的贴身衣裳,来到江边先大喊三声崔钰的名字,而后走一步喊一声,一步一步往暂住的农家院子走。
丫鬟婆子们各司其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