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三章:胆壮心雄
建兴十九年三月,晋司空、雁门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刘隽领兵二十万西出长安,又有一万凉州兵、三万兖州兵、五万梁州兵、五万豫州兵从各地开拔,荆州、江州因平定时日不长且在四战之地,便只令其加强防御,供给粮草。
令人惊异的是就连氐族蒲洪都派遣了一万骑兵参战,而并不令人意外的是,江东琅琊王只派了区区三千人马,甚至不如羌人后来增援的五千兵马。
“呵,人各有志,”刘隽听闻此事只淡淡一笑,“那三千人不如就交给郗刺史,他和江东诸公算是有些交情。”
“可要额外交代什么?”刘掾虽头回在军中效力,但处事细致妥帖,刘隽也乐得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兄长唯一的遗孤,“他是聪明人,不需多言,他心中有数。”
待刘掾退下,刘隽松快下来,往后一靠,对陆经笑道:“看着他突然想起,当年我初上沙场之时,不过垂髫幼童,也是阿父将我带在身边日日教导,方有今日。”
陆经垂首,“主公天纵神武,垂髫之年在乱军之中亦临危不惧……若不是主公收留,经恐怕早已是冢中枯骨。”
忆及往昔,刘隽亦是感慨,“你跟了我也快三十年了,当真是弹指一挥间。这么看,我与陛下初遇,亦有二十六年矣。”
他看向挂在帐中的飞景剑,缓缓道:“若此番能够全功,我打算晋爵。”
他如今已是郡公,假使再晋一级便是公爵,陆经呼吸一滞,屏息细听。
“魏公,你以为如何?”刘隽笑道,“并州本就是三晋之地,这声魏公也当得。”
“可之后呢?”陆经终于忍不住问道,“要是称魏王岂不是犯了前朝那位的忌讳?”
刘隽惋惜一笑,“魏王当真是不错的,只可惜有些不合时宜,中山王如何?”
“主公是中山靖王之后,煌煌帝胄,自是当得。”陆经迟疑道,“可这封号到底被刘曜那贼子用过……”
“那倒无妨,正好提醒提醒世人,何为卯金修德!”刘隽掀开帐子,负手看着连绵营帐、如云猛士,豪气干云。
刘隽三十五万大军来袭的消息传来,本就在病中的石勒大惊失色,立即从病榻上强撑着起身,着手调兵遣将。
最让他觉得不安的是,尽管自己手握幽州全境、冀州大半、兖州大半,但除去磨刀霍霍的刘隽,北边还有鲜卑虎视眈眈,南边亦有不肯南渡的流民帅负隅顽抗。
反观刘隽,关中、汉中、豫州尽在掌握,荆州、江州亦收入囊中,周遭南方晋人朝廷虽然心大,但这些年被刘隽弹压得不敢作声,西边氐羌二族为他收买,甚至派兵相助,更不要说凉州本就是他的岳家,西南李雄龟缩一隅,哪里敢和朝廷相抗?
更要命的是,刘隽今年不过三十五岁,正值壮年,却已戎马半生,而自己垂垂老矣,子侄又无出挑之人,百年之后,谁能抵挡得住刘隽的虎狼之威?
“大王,听闻刘隽使臣先后去了代北鲜卑拓跋氏及辽西慕容鲜卑,慕容鲜卑本就自认晋臣……”
“拓跋鲜卑本就与其父有旧。”石勒长叹一声。
“不错,刘隽遣使祭奠拓跋猗卢,又将其父生前一玉佩一同埋在了墓穴附近。”
石勒轻笑:“忠愍公遗泽至此。”
“此外,蒲洪、姚弋仲均随大军出征,分别被封为龙骧将军、西平郡公,冠军将军、天水郡公。”
沉吟半晌,石勒苦笑道:“将皇太子、秦王、南阳王一同叫来罢。”
行军途中,刘隽帐中灯火几乎彻夜不息,除去紧盯一城一地得失外,更在步步为营,为日后造势。此番大军行进,除去刘隽麾下,梁州、豫州、兖州兵马亦打着“劉”之旗号,后来就连凉州、氐羌都在自家旌旗旁额外再加一“劉”字旗。
出征前,曾有人进言要做一个“劉”字大纛,被刘隽断然拒绝,故而??纛旗仍是个晋字。
只不过,他命人将原先自家的牙门旗改了,虽不如纛旗高大,但旗帜更长更宽,又改成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