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哪个刘将军?
拓跋圭额角一跳:“他为何如此鲁莽!”
应军摆出了出兵的阵仗他就应战,他是应军的应声虫吗?那也难怪王后和崔浩抵达邺城后直接就将他赶了回来。
要他说的话,这决定可太对了。
“晋阳乃是重镇,后方的平城更能源源不断增兵。就算应军真能从洛阳派出大军又如何?他只要能稳守此地,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难道他出兵就反而能更为快速地歼灭敌人了吗?
简直愚不可及!
卫兵更想哆嗦了。“或许是因为河北战局,让李将军他……”
“我不想听什么理由。”拓跋圭声音更冷,“我只想!尽快!知道目前的情况!”
**李栗还记不记得,彼时他们被迫撤出河东的时候,他还曾经和李栗说过,下一次,千万不能被那小将给骗了。
结果这一次……他真是好样的!
这次干脆是连自己的消息都给整不见了。
“又是被那姓刘的给解决的,他今年几岁了,连个孩子都玩不过!”
拓跋圭接连数次深呼吸,强行遏制住了持续上涌的怒气。可他也知道,自己此时再如何生气也没用,还不如……
“让人速至前线调查军情,另派一路人,向平城报信,增兵晋阳。”
拓跋圭目光沉沉,只恨不得自己有这样的本事,能够在睁眼闭眼之间让自己的视线穿透眼前的重重山峦,看清楚敌方在各地的布置。
应军不该有这麽多兵马,能从四面八方涌来,一定……
一定有哪一路,是其中的薄弱!
比如说——
……
李栗已经被饿了三天了。
应军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打算直接将他杀了,还算“好心”地给他供应了饮水,让他虽然腹中空空,却还是活了下来。
于是,在听到那道脚步声由远及近走来,出现的正是那个介绍过身份的应军将领时,李栗还能聚起力气,愤怒地向对方喝道:“无耻之徒!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还是不明白,我怎麽就无耻了。”
刘裕抱臂而立,俯瞰着这个被捆成粽子的家夥,“我只是希望能从你嘴里得到一些和魏国有关的消息,在两军交战中,此事也并不少见吧。”
将人饿上一饿,熬上一熬,仅此而已啊。
怎麽就到了“无耻”的地步呢?
看来,这位鲜卑贵族的汉话还是没学好,建议回
炉重造。
李栗咬牙怨气冲天:“你连你女儿的名头都用难道不是无耻吗?”
刘裕都愣住了:“什么叫我连我女儿的名头都用?”
但这话问出的瞬间刘裕又顿时愕然地睁大了眼睛。
不对他好像知道李栗的逻辑了。
李栗不是崔浩没有正面和刘裕在洛阳交手过。在李栗的印象中他抵达河东前线的时候刘裕已经转道前往函谷关并不在洛阳与河东的这片战场上。
在驻守关隘期间这位天幕盖章的应朝名将更是不负永安陛下的期待在函谷关对着秦王姚兴给出了致命一击。随后也一直驻守在此地屡次向关中发起袭扰。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座拦截姚兴的铁壁也势必会是应朝进攻关中的头号将领。
那麽当李栗收到消息有一位姓刘的将军统兵向魏国后方逼近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想法会觉得来人是谁?
反正肯定不是刘裕。
他好好守着函谷关担任着这样一份要职姚兴近来还表现得锐意进取
想到先前某位姓刘的小将军是如何绕路到了后方烧掉了敌军的粮草又是如何印证了天幕说的话在北方行动自带地图李栗几乎是直接将这“刘将军”的目标锁定在了刘义明的身上。
必定是她!
不错之前拓跋圭提醒过他下次再遇到刘义明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万般小心但并没有和他说他不能出兵啊。
可他怎麽都没想到这所谓的刘将军……
居然不是刘义明而是她那个稳重却扎手的父亲。
全副武装精锐齐出的李栗就这样对上了战意高昂的洛阳兵马更是被统帅刘裕身先士卒直接挑落了马下结束了他能继续为魏王征战的生涯。
……
刘裕冷笑了一声:“你还真是把我当成了陛下的轻车将军?”
轻车不轻车的李栗不知道但他认错人这事算是被证实了。刘裕看着他的表情都能猜到那个答案不觉心中一阵好笑。
可在这好笑之余……
等等!
李栗忽然感到有一道刺人的目光扎在了他的身上他猛地抬头就对上了刘裕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在透过他看着其他的什么人。
下一刻他就看到刘裕抬手示意远处的士卒靠近吩咐道:“找个纸鸢将他挂起
来挂得越高越好!”
“将军我们……”副将大为不解。
按照刘裕最开始制定的计划他们应该调转方向往邺城去的可现在按照这句吩咐来看他们似乎还要在此地滞留一阵子?
刘裕忍着笑意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说什么样的人会用这种手段来折辱敌军的将领呢?”
虽然刘义明在陛下的教导下飞速成长不会干这麽幼稚的事情但她的年龄在这里摆着呢。
她会不会这麽做不要紧敌军觉得她会这麽做就够了。
那麽紧接着的问题就来了李栗会觉得这里负责带兵的是刘义明其他的魏国将领会怎麽想?
魏国是不会希望失去晋阳这个门户的所以迟早也会往这个方向增兵最迟不会超过半个月。派来支持李栗的人
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能多解决一个魏军强敌就算是赚到了也同样是在减轻邺城那一路的压力。
“让人传讯邺城我这边晚一些到。”刘裕望着北方神情中是蛰伏的战意。
……
等拓跋圭收到消息的时候已是三日之后了。
魏王亲自抵达晋阳前线的消息不仅让太子监国中稍显浮躁的平城即刻间恢复了战备的状态也让南下探查情况的斥候拿出了不要命的架势只为了尽快将消息带回到拓跋圭的面前。
十年魏王生涯的积威让他足以在今日局面下依然能震慑住魏国境内浮动的人心。
可当斥候跪倒在他面前的时候颤抖的声音仍有些吞吞吐吐仿佛遭到了莫大的惊吓。
“李将军带着南下的兵马确……确是惨败。俘虏都已被送向洛阳的方向。”
“这也值得你吓成这样?”拓跋圭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
“李将军被……放到了天上!”
斥候哆嗦着打了个寒颤眼中仍是未褪的惊骇:“最开始他们只是把人绑在了高架子上我们还想着能否找机会营救结果就看到李将军被他们绑到了一只巨大的纸鸢上然后也不知是哪一根绳索松了直接砸到了地上。”
“就这样了应军还没放过李将军!他们直接把李将军剥皮填草重新当风筝挂了起来还在送走了俘虏整顿了军伍后向晋阳方向开进。”
亲眼见到这样可怕的一出“恶作剧”魏军的斥候怎能不怕!
拓跋圭的脸色也已经
阴沉了下来。
“虽有天赋,但也实在是歹毒而狂恣了!
“好一个刘将军!
当然,对于向来奉行野性生存之道的魏国来说,是不是过于歹毒,其实还可以再商榷一下,但狂妄恣意却是板上钉钉的!
拓跋圭的心中,几乎是在顷刻之间就有了结论。
他自关中方向回来得太晚,不仅没能得到姚兴的出兵支持,收到的种种战报也都是滞后的,更麻烦的是,被他派遣向东去的斥候因要越过太行山的陉口,注定了不可能这麽快带回军报。
迟则生变,他等不了那麽久!
他只能寄希望于,在他回来之后,能用最快的速度将战局打开一个口子。
现在,应军战场上的其他地方姑且不论,有一个弱点却已经暴露在了他的面前!
“天幕的吹捧,永安的赏识,上一次和这一次的得手,果然是在揠苗助长!拓跋圭自齿缝间挤出了一句话。“来人,传我军令。
从平城紧急调度的骑兵,留守晋阳的精锐,还有临时自周遭征调的兵马,在这道军令之下,尽数汇聚到了拓跋圭的面前,仰望着这位正当盛年的魏王。
“永安不仁,令部下将我北人剥皮实草,若真让她统一天下,我等必不得好死!恳请诸位随我出征,攻破此路应军,解河北乱局!
拓跋圭面色不改,说出了一句起码对面前士卒极有说服力的话:“秦王已自关中起兵,再度兵进洛阳,但诸位难道要看到旁人立功吗?
“不!当然不能!
“大王万岁!
“我们杀过去!
在他话音落定的那一刻,士卒纷纷举刀而呼。
拓跋圭也跳下了高台,翻身上马:“随我——出征!
他心中战意沸腾。
毫无疑问,他要用刘义明的头颅来警告永安,哪怕天幕让所有的东西一应加速,这世上还有一个东西无法被天赋所取代,那就是在时间里积攒的经验。
他还要用这一场胜利来发出信号,此前他不在前线,才让永安的人手侥幸有机可乘,但在这局势幻变的战场上,他依然有翻盘的机会!
为了更进一步吸引那骄狂的小将军来发起进攻,拓跋圭甚至毫不犹豫地打出了拓跋氏的王旗旗号,向着南面迅速进军。
就连收到斥候消息的刘裕都呆住了一下:“……拓跋?
还是王旗?
“等等,如果我没记错
的话拓跋圭在上位之后对自己的同母兄弟都没有留手送去了燕国做人质其他的叔伯长辈更是没剩几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