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豪门私生女
胖哥全力配合起来,姜佳这边进度也就快了。她挑到了合适的剧本后,很快准备开拍。
不知道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主导剧组,还是因为第一次挑战拍横屏电视剧,姜佳这一次的状态特别亢奋。
从被龙老师指出她的拍摄弱点之后,在经历过两个纪录片之后,她对一个故事的精准刻画要求压过了对“绝美”画面的追求。
故事,要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是一部剧的骨架,其它的都不过是锦上添花。
这是很多观众都知道的道理,没道理作为导演的姜佳反而不知道,之前不过更多的是有心无力。
但现在,她拥有这个讲好故事的能力。
去年埋下的种子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在春天被唤醒发芽,终于在这个夏天爆发了出来。
姜佳这次拍的这部剧应该更适合叫网剧,是一个校园小清新纯爱故事,比起之前拍过的各种buff叠加的短剧,缺少吸引人的狗血、让人上头的爽点或槽点,显得实在过于单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校园网剧,赶在暑期档的末尾成功冒头,点击和评论双飞。
【啊啊啊,不就是一部小破网剧吗?为什么我一口气看了六集,赶紧开超前点播,我要追剧。】
【呜呜呜,一开头看到那个熟悉操场,直接一个梦回高中。】
【看了一个暑假的追爱古偶大女主,中年梦幻泡沫职场爱情,终于来了部甜剧洗眼睛。】
网剧的剧情很简单,不过是一群高中生日常。角色都是大家记忆里每个班上必有的配置,品学兼优的学霸、有特长的偏才、爱跟老师唱反调的人才,再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勇敢莽撞、敢爱敢恨、拧巴,将它们互相搭配拼凑,就碰撞出一个故事。
姜佳找的演员基本上都是新人,胶原蛋白还在,不需要浓妆和厚重滤镜加持。干净的画面加上清爽的校服,一部很适合夏天看的电视剧一出来,就让人很是耳目一新。
等不自觉地点进来,再看到好像就是你我青春里发生过的那些事,让观众们一下子就共情上,就此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首播六集24小时后平台数据一出来,胖哥激动地手机都甩飞了。
“姜佳,我没看错吧?”
他们这个小破网剧没有经费去宣传,也不是什么大ip,有自带观众的流量明星,怎么第一天上线点击就破亿了呢。
工作室香槟塔立刻搭起来,能赶过来的都赶过来庆祝。
“姜佳,姜大导演,你怎么这么厉害。”
“姜佳,你说句话啊。”胖哥拼命地摇晃着姜佳。
姜佳香槟喝了一口又一口,她要说什么,她能说什么?
她好羡慕胖哥,要是可以,她能比胖哥跳得还高,但是她要保持风范。
收到数据后,胖哥算是吃了颗定心丸,闲下来就有心思帮姜佳出主意,“要不趁着现在剧有热度,给你那纪录片做做宣传?”
姜佳花了小半年功夫拍出的纪录片到现在都一直没找到公司收,纪录片的市场实在是太小,像姜佳这种新人没人愿意为她冒险。
姜佳心动一下,但是又立刻摇头,“我先拿去电影节试试。”
虽然都是她拍的,但是两者都不搭,宣传也是浪费。
去电影节也是龙老师建议她的,很多公司都会去电影节挑片子,要是能拿个奖增加点名气就更好,姜佳已经将作品去报名国际电影节。
第一周过去、第二周过去,每周更新4集的小网剧热度不减,为了提前看下周更新的会员注册量直线上涨,剧下面的评论区热火朝天。
【是我不曾拥有的高中时代生活,就在同样的时间线里,我没有女主的勇敢。】
【导演是直接从学校抓过来的演员吗?这扑面而来的青春感,比青苹果还青涩的青春啊。】
【圈子里进货了进货了,赶紧扒拉扒拉,没有问题我就上桌了。】
庆幸里面的几个新人演员之前几乎算是素人,又还年轻,没来得及犯太多的错。被审核通过后,开始享受自己成名之路,接代言,上最火的综艺。
剧情也火了,在等更新的时间里,大家无处释放的精力开始激情二创,又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来看。
主题曲因为是二创视频的首选BGM,也慢慢传来,特别是成为各大学校广播站首点曲目,而学生又是这部剧的主要受众。
这么良性循环下来,这部剧真的是方方面面地爆了,连带着姜佳这个导演也有幸被提及。
【姐妹们,我等更新等实在无聊,我就去翻了一下这个导演之前拍过的剧,结果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原来是她,难怪看剧的时候感觉某些拍摄的画面有些熟悉,原来这个导演我曾见过。】
【姜导,你怎么可以这么争气。虽然我之前说过,你拍的短剧比正经电视剧还好,可以去拍长剧了,但是你也不能真的把正经电视剧拍得这么好吧。】
【但说实话,为什么是姜导被人抄老家,我却帮着羞耻。】
提及姜佳的话题大多是比较友善,看长剧的和看短剧的观众之间虽有些壁垒,但也有部分重合。之前就看过姜佳短剧的人感到微微羞耻的同时也倍感自豪,感觉自己发掘出一个好导演,而新认识姜佳的人,则是带着点不可思议进入新世界后,回过来也觉得姜佳这个导演稀奇。
不过到底导演在幕后,大家对其兴趣不大,所以这些话题提两下就一闪而过。
这个时候姜佳也坐上飞机去参加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大咖云集,排不上号的姜佳被分到的展厅很小,展出时间也不是很好。安排得很早,这个时候很多记者、影评人都还没来。
姜佳做了个海报放在入口处,黑漆棺材放在正中间,上面零散落着几张白色的纸钱,穿着白色孝服的孝子们跟在后面,再加上用红色的血腥字体写着大大的Death,这个画面很有冲击力。
这张海报竟还吸引了不少对华国猎奇的人进来,倒是让这个展厅坐了个半满,纪录片很快开始播放。
先是一阵人声和各种乐器混杂而来的喧嚣,听起来热闹非凡,配着屏幕中间一个大大的丧字,显得又有些不和谐。
然后一个画面切换,周围的景物看得出是冬天,一个老人坐在院子里,享受着难得的冬日暖阳。一个男人远远走过来,在老人面前一言不发地跪下。
老人猛的站起来,快步上前将人扶起,小心翼翼地问道,“节哀。”
屏幕外有一个华国年轻人看到这小声嘀咕道,“这是在干什么?两人啥也没说。”
旁边有人听到了,小声解释道,“这就是报丧,意思是家里有长辈去世了。”
年轻人是个记者,因为没有资历,一大早被打发来电影节找素材,看到是华国电影,就进来逛了逛。看了个开头,还觉得挺有意思,看到有疑惑的地方不自觉地就说了出来。
他不经意瞥了眼接话的人,下意识地举起相机,那人的英俊外表感觉应该是哪个演员。不过看到那人全神贯注地盯着电影,想了想,还是没去打扰,转头跟着看了下去。
屏幕上,随着老人的视角画面也跟着跳转到了报丧的男人家,家里不断有各种人进出。亲戚、邻居、风水先生、法师,来扎天棚的,甚至做饭的师傅都过来在院子里安灶。
这里姜佳用上了无人机,无人机升空,就明显能看到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快速地挤满了男人家。画面显示过了两小时,原来什么都没有的院子,就已经有了一个办葬礼的模样。
这种钢铁森林里已经少见的邻里温情着实打动人心,而这样的片段在纪录片里比比皆是。尤其是最后出殡上山时的一幕,出殡队伍路过的每一户人家,那户人老远听到出殡队伍的声音,都会提前拿着一副鞭炮在门前等着,队伍经过的时候就会点燃,以送上逝者最后一程。
画面的最后,是送葬人轻松下山的场景,然后就结束了。
纵然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人类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走进来的人,能坚持看到最后,或多或少共情了进去。
散场时,那个年轻的记者听到旁边的人在小声地讨论。
“原来他们国家的葬礼仪式这么繁复,不愧是历史那么悠久的国家。”
“该死,我要是更懂华国就好了,我感觉它拍得很好,但是又说不出来。”
年轻记者嘴唇欲动想要插话,才发现自己虽心有千言,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没关系,他抬头锁定被围着的导演位置,找了过去。
结果发现之前接他话的疑似演员的帅气青年也在一旁。看到他过来,注意到他胸前的相机和记者证,就默默让开了位置。
“谢了,兄弟。”年轻记者挤上前,“你好,我是京影日报的记者,您的纪录片拍得很好,可以做个采访吗?”
“当然可以。”
有记者主动过来采访,姜佳有些欣喜。她拍这纪录片内容观看有一定的门槛,她自己偷偷地数了一下,从进来能看完片的不到30%的人,心里正忐忑呢。
等把记者打发走,姜佳走向一直默默在旁边等着的慕嘉衡。他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没有想到再见是在这样的场合。
姜佳笑着上前,带着有些夸张的开心道,“你这是过来玩的还是特意过来看我的?”
见她这样,慕嘉衡有些激动地抬眼看她,但一对上她那毫无波澜的双眼,又颓然地重新调整表情,恢复了一贯的淡然,试探道,“如果我说是特意过来看你的呢?”
“哇,那我真是荣幸。”姜佳作势捂了下胸口,然后又关心道,“留学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吗?”
姜佳这自然亲近的姿态就好像两人之前毫无隔阂,但两人都知道,裂痕就在那里。
慕嘉衡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但很快藏起来,捧场地笑了一下,接话道,“有啊。”
两人聊了一会,互相交换了近况,就跟所有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
直到有人来找姜佳过去参加讨论会,姜佳应了一声,回头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慕嘉衡,最后说道,“慕嘉衡,都过去了,我要往前走了。”
留在原地的慕嘉衡想要说什么,挪动了几下嘴角,却也什么没说出来,最后无力地扯了下嘴角想要回应,姜佳却已经走远。
书上说,人生中能遇到一个懂你的爱人非常可贵,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有没有人能够告诉他,若你的爱人将你完全看清,你所有的龌龊阴暗在她面前无处遁形,要怎么坦然跟她在一起。
他可能永远都做不到,他的爱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选择走了。
忽略掉电影节这个小插曲,姜佳这次真不算白来。
虽然在她的纪录片展出之后,是有几个看着位高权重的人找她聊过影片细节。但是也没想到在电影节最后颁奖的时候,竟然给她发了个最佳纪录片奖。
姜佳心虚自己私下里研究了一下,这个奖项特别看重社会性,再看了一下同期拍的纪录片,肯定了自己。
拿完奖回国,正好赶上她那小网剧大结局,在大结局后的第二天,也是开播后一个月后,姜佳的小网剧集均破亿。这个成绩不但是在网剧里面一骑绝尘,在上星剧里也是排得上号。
虽然横屏电视剧看不起短剧,但其实或多或少还是被影响到。姜佳加速浏览了上半年两部S级的电视剧,发现了它们如今也俨然学着短剧将“名场面”当做流量密码。
这样固然可以在最开始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但是也有短剧的弊端,看过即忘,很少会有人二刷三刷,缺乏长尾效应。甚至几部剧同时上映各种名场面齐发,剧情反而没有什么记忆点,观众容易混淆几部剧,观众早苦“大制作”久矣。
天时地利之下,姜佳这踩着暑期尾巴上线的小破网剧,竟然杀出了一条血路。随着后期讨论度上升,甚至还被部分偏激人士吹成了所谓的国剧标杆,网上还热热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