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 20 章
这个人是谁,要想找出来,需要一层层的抽丝剥茧。
首先,厨房是由谁负责的。
好比做任何事情,在明面上总有个话事人,既是做代表,安抚各方,又能在担责的时候顶上来,让人追讨,表示“冤有头债有主”,不至于没有话事人,需要担责时闹哄哄的,蜂拥而散,连个追讨对象都找不到。
厨房重地,关乎满府人的生存,也有这么个话事人。
钟攸凝理清了思路,先问了问。
盛娘子谨慎说道:“是大夫人。”
但不是大夫人。
郑家后宅不是铁板一块,从前三房人也经常勾心斗角。
盛娘子给她们讲了则故事:
以前针线房出过回事,送到三房的衣裳被人下了暗手,针线房是由二房管着,但后面查出来,下暗手的并不是二房,只是正好借着二房管针线房把事情安在他们头上。
盛娘子讲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想说在后宅当中,看事情不应该看表面,真真假假混淆下,要仔细排查,看清事物的本质,只看表面很容易冤枉好人。
类似的情形在侯府发生过数回,盛娘子对此很有发言权。
正确的处置办法,应该是她们暗地里排查,顺藤摸瓜的去抓住那背后的人。
侯府从前的宅斗都是这样过来的。
经过钟攸凝上次请教,盛娘子有了自觉:表姑娘不知道后宅的弯弯绕绕,阴私诡计,她需好好引导表姑娘学习。
钟攸凝对方才的故事表示好奇:“盛娘子,你刚刚讲的故事中,后来查出是谁对二房下的暗手?”
阿喜几个婢子同时竖起耳朵。
盛娘子这样的管事娘子,知道的阴私果然才是最深的。可惜故事太短了。
晓露和米儿这些小婢知道的消息有限,只有一些浅显的八卦;巧姑和顺儿稍微能知道点主子的私事,像盛娘子这种管事娘子,已经能随口说后宅倾轧了。
当管事娘子才最有前途!
盛娘子:......
盛娘子不欲再谈,真诚建议:“姑娘,奴觉得我们应该暗地里排查,把这人给抓个现行。”
钟攸凝知道她的意思,也不勉强,对盛娘子的建议却没有采纳:“不用了。”
钟攸凝的意思是上报何大夫人。
何大夫人管着厨房,这些事情在她的职责范围内,本来就该交由何大夫人去查。
哪有让客人自己去查案的,搞反了吧。
阿喜无条件站在她一边:“对!我们姑娘可是侯府的客人!”
客人受了委屈,就应该主人家出面给个说法。
在他们清平,客人受了委屈大声嚷嚷主人家的丑事后,拂袖而去,主人家会丢好大一个脸的。侯府出现这种事,本来该侯府负责,让客人自行去调查原委才是倒反天罡!
盛娘子:......
盛娘子还未听过这种清奇角度。
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听着又很合理。
她反问:“万一是大夫人呢?”
岂不是羊入虎口?状告堂官是吧?
钟攸凝:“那我就告诉老夫人。”
山不转水转,总有人会给客人一个交代。何况,这样一个把柄送到老夫人手上,相信老夫人会很乐意接下,正好能借机削弱何大夫人在府中的势力。
钟攸凝暗想:有些事,好像并不需要她做得更多就能办成。
老夫人不是这样想的,她仍坚持己见,自从钟攸凝知道她跟儿媳妇不睦后,老夫人对何大夫人的不满就摆在了明面上。
“这件事肯定是她做的,跟她招摇的作风一样。”老夫人先肯定。
钟攸凝这个受害者都不敢保证。
不过也许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吧,老夫人开了口,钟攸凝觉得可信度提到了六分。
钟攸凝下晌过来寿康院时,并没有提起汀兰居的饮食问题,老夫人先主动开口问询后,钟攸凝这才如实说起。
对钟攸凝要上报给何氏,老夫人同样表示不解。
她们的宅斗方法跟钟攸凝不一样。
得争啊。
钟攸凝解释过后,老夫人不说了。
钟攸凝上报何氏,其实是表明不愿掺和进来,以客人的身份自居。她对侯府无意,那些后宅中的阴私不想沾身。
钟攸凝再三婉拒,老夫人也知道强求不得,拉着钟攸凝的手,语重心长:“郑琦几个不说一表人才,人品模样都还不错,我知道你挂着父母的话,但不妨去接触接触。”
钟攸凝乖巧伏在老夫人腿上,没有应答。
秋光送来下午茶点来。
今日是莲子清心茶。
立夏过后,天气开始炎热,莲子茶能很好的静心安神,清热去火,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良方,食材也很简单,只是这莲子不大好买,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莲子的价格上涨飞快,兼之数量不多,运入城中的莲子大都被各大高门望族收购了。
除了泡茶,莲子用来炖肉、炖汤,与其它食材像是雪耳、枸杞混合也是滋阴补品,侯府会养生的人多,这一道是厨房最常备的茶点。
连厨房的厨娘仆从们说起养生食材,烹饪方法都能说出好几个食方。
也是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了。
老夫人只看了一眼,招呼钟攸凝:“这应该是今年新收来的莲子,快尝尝。”
钟攸凝学着低头看一眼,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同来,谦虚请教:“姑祖母,你是怎么分辨出新莲子和陈莲子的呢?”
老夫人并没有私藏,指点她:“你看这个莲子的颜色和形态,新莲子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形状也饱满,连里边的莲心都清晰可见,陈莲子颜色不匀称,形状也干瘪,很好区别的,”
老夫人从前可是掌家的一把手,在交到儿媳妇手上前,侯府的中馈都是由她在打理,对侯府上下各项流程极为熟稔。
那时候她不光要忙着府上的事,连筛选货物都会插手,怕被下人以次充好,看她出身不好糊弄她。
这种事实在太多了,老侯爷打了胜仗,想往他后院送人的实在太多,老夫人出身不高,府中的仆从们对她难免存了轻视之心,贵女们陪嫁的管事娘子她都没有,开局就比别人低,只有一边学习,一边管家才能追上来。
幸而过往的艰难有了回报,通过老夫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121xs.xyz】